10月20日上午,中集巴顿焊接技术研究中心揭牌仪式在中集海洋工程研究院举行。乌克兰国家科学院巴顿焊接研究所副所长普拉斯古丁•瓦列里与中集来福士总裁王建中签署了 《中集巴顿焊接技术研究中心合作协议》。

中集巴顿焊接技术研究中心由山东省科技厅、烟台市科技局引领和扶持,中集海工院、中集来福士与乌克兰巴顿焊接研究所合作共建,并联合宝钢、鞍钢、山钢、中海油等相关行业的龙头企业,增强合作实力,放大技术需求应用范围。研究中心采用公司化机制运行,以重点项目和市场需求拉动,引进乌克兰和中国先进焊接技术和高端技术人才,实现技术的产业化开发应用。

中集巴顿焊接技术研究中心将致力于建设国家级焊接应用技术平台,双方将在激光复合焊接、脉冲焊接、自动焊接机器人等领域开展紧密的合作,协同进行焊接技术的研发;力争三年内建成集焊接技术研发、成果转化和公共服务的国家级平台,实现乌方高效焊接技术在中国的推广和产业化应用,推动中国装备制造业,尤其是海洋工程和高技术船舶领域焊接技术的升级。

中集巴顿焊接技术研究中心的设立是我国与乌克兰在焊接技术领域开展科技合作的新形式,有利于实现我国焊接技术的创新突破、人才培养、装备制造产业整体升级,加快我国焊接技术研发、高端技术转移和成果转化,为我国焊接领域的科技创新提供技术支撑。

相关链接

乌克兰巴顿焊接研究所原系前苏联乌克兰科学院巴顿焊接研究所,是世界上最大的焊接研究所,也是焊接与电冶金综合研究机构,建于1934年,至今已有80多年的历史。该研究所包括有研究所、设计工艺处、焊接设备厂、焊接材料厂、特殊电气冶金试验厂等。巴顿焊接研究所现有职工总数近1000人,60%以上为技术人员,拥有11名前苏联科学院及乌克兰科学院院士,50多名博士和教授,其多项研究成果获得了列宁奖、国家科技奖、乌克兰优秀学者奖,并与西欧、美国和亚洲等焊接中心有着广泛的国际联系。巴顿焊接研究所主要的科研方向:焊接、低温焊接、水下焊接、堆焊、喷涂等工艺、设备及材料的综合研究,尤其是低温焊接和水下焊接工艺技术,可直接引进运用于现有的船舶与海洋工程生产作业中。

参与评论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x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