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近年油价长期处于低迷状态,它就像一柄“达摩克里斯之剑”高悬海工企业头上,让众企业随时会感受到“死亡”的威胁。

海工装备制造,曾一度被看作是船企转型自救的一片蓝海,但随着近年油价长期处于低迷状态,它就像一柄“达摩克里斯之剑”高悬海工企业头上,让众企业随时会感受到“死亡”的威胁。海工业正处于一个非常时期,举步维艰。那么,中国海工企业如何挺过这段艰难岁月,从而让自己实现蝶变,成为当下业界亟待找到的答案。

低迷的2016

回首海工业的2016,业界可谓满眼都是悲伤的眼泪。据中国船舶工业经济与市场研究中心统计,这一年,全球共成交各类海洋工程装备81艘/座、52.3亿美元,同比分别下滑56%和53%。继2015年萎缩七成的基础上再次重度下挫,成交额不足2012年的十分之一。从成交的结构看,移动钻井平台、移动生产平台和海洋工程船成交金额分别为10亿美元、61亿美元和36.2亿美元,其中由海上油气设施退役以及海上风电场建设需求带来的特种海工作业船订单成为市场核心力量。从接单格局看,中国、韩国和新加坡接单额分别24.8亿美元、44亿美元和1.4亿美元,中国接单份额达到47%,几乎占据半壁江山。此外,俄罗斯、挪威、荷兰等国凭借良好的客户关系或技术优势,也承接一定规模订单。

中国船舶重工集团经济研究中心徐晓丽说,曾经全球海工装备制造前三甲的新加坡、韩国和中国,如今成为“难兄难弟”,海工企业都处于非常艰难的时期,很多产品交不出去,库存压力比较大,导致资金情况出现很大问题。2016年的交付数据显示,浮式钻井装备按时交付率仅有14%,延迟率达到了86%,自升式钻井平台交付率也仅为26%,延迟率达到84%,海工船交付率为37%,延迟率达63%。相比较,新加坡因为在海工领域扎根比较深,品牌效应比较强,因此在选择船东方面,一些容易耍赖弃单的船东,就会被淘汰掉;承接的订单也大多是附加值比较高的中、高端项目;预付款坚持在30%~40%,因此,弃单、撤单的项目相对比较少。但是新订单的枯竭,让他们不得不考虑通过裁员、降薪度过难关。而韩国,由于对海工投入的份额已经超越造船,这一次损失比较惨烈,特别是之前接的都是20亿~30亿美元的大单,因对这些装备的建造经验不足,导致拖期比较严重。尽管业界普遍认为2017年的油价将在55~ 60美元/桶震荡,但是全球经济的持续疲弱,现有资产的过剩,再加之石油输出国组织(OPEC)、俄罗斯的原油减产蕴含着极大的不确定性,以及美国总统特朗普上台以后主张实施的能源自主,加大页岩油的开发,油价最终走向如何,仍有很大不确定因素。预计2017年全球海工成交量将在70亿美元、110座/艘左右。但是各型装备表现将可能出现较大差异,预计海工钻井平台、海工辅助船不会有太多起色,生产装备有望出现增长。另一方面,随着清洁能源得到重视和海洋开发提速,一些天然气利用装备和新兴能源开发装备将会得到发展。

在问及中国海工企业的现状时,中国船舶工业行业协会秘书长金鹏用了三个“非常”形容目前的艰难处境。第一,中国目前处在刚刚转型海工的特殊时期;第二,中国海工市场目前处于艰难时期;第三,中国海工企业处在最困难时期。他表示,中国海工企业这几年非常不容易,一些骨干船舶企业在2011年开始转型海工,从最初的市场占比很少,到2015年,海工新接订单、金额位列世界第一。可以说,这是一次非常成功的转型,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初步建立了海工装备制造体系,积累了经验,培养了一批人才队伍,而且经过市场的淘汰机制,最终形成了7家较有实力的海工白名单企业。然而令人始料未及的油价低迷,让中国海工企业遭遇迎头一击。

去库存难题

对于当前中国海工业的处境,中国船舶重工集团经济研究中心徐晓丽说,中国海工企业的多数订单都积压在手里,没有交付出去,特别是自升式钻井平台、浮式生产储油装备、海工支持船尤其过剩。有些船厂手持十几笔订单,有一半已经建好,都交不出去,而手里还有好几条在建,更有甚者,有的船厂手里十几座平台都没人要。有业内人士说,这些企业刚刚打入市场,为了获得订单,预付款都比较低,最低甚至为1%。不但如此,这些被“抛弃”的产品为了防止发生损坏,每座平台一年的维护成本高达1000万美元,一些企业手里积压的六七座平台,维护成本每年就需要6000~7000万美元。海工企业不但上百亿的垫付资金被压在那里,还要承担因为弃单、延期交付所要支付的沉重维护成本,这无疑是艰难的考验。

在采访中,记者了解到,这些海工企业现在宁可赔一些钱,也希望把手里的产品卖出去。以400英尺的自升式钻井平台来讲,高峰时期售价在2亿~2.2亿美元,现在价格大概在1.4亿美元。对于船东来说,油价复苏遥遥无期,能将手里的“库存”甩出去,免去维护成本,赔点钱已经不算什么。

尽管如此,业内专家李保坤认为,中国做海工的企业,大部分都是有些实力才敢于“下海”的,所以现在大部分企业还能撑,但从一个细节就能看出中国海工企业有多么惨淡,在一些大的展览会,韩国、新加坡的海工企业还是保持参展,而中国企业已经很少见到身影。因此,抓紧去库存仍是国内企业能否扭转危机的关键。徐晓丽对此表示认同,海工企业应该出去多走走,销售订单。因为海工装备涵盖很广,不仅仅是油气开发装备,像去年海上风电运营船这块,订单就比较不错,好多平台供应船改换成风电运维船。其次,LNG相关装备需求在2017年可能会比较多。尽管如此,裁员、减薪仍然是海工企业不得已采取的办法,现在比较舍不得的是,好不容易培养出的海工领域人才,可能会因为企业不得不裁员的举措流失掉,会导致一些人不再从事这个行业。而中国海工企业在自主设计方面与国外还存在一定差距,这些人才的流失,会减慢企业快速成长的步伐。

海工企业的困境,石油企业看在眼里,也十分着急。因为石油业内有一种共识,中国海工企业的发展与他们息息相关。此前中国还没有批量建造海工平台的时候,他们比较被动,不但购买价格非常昂贵,还经常受制于人,现在就便宜很多,如果海工企业倒掉,他们的日子也不会好过。但由于现在中国的油公司受到油价的影响,平台利用率都很低,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把海工企业手里的订单勉强接过来,也只能放在一边,无法从根本上消化这些库存。而且在石油行业有一定律,油价不到80美元/桶,根本不赚钱,现在油价刚刚50美元/桶,何必赔钱开采,直接进口都会比较划算。

面对如此的窘迫处境,中国海工企业必须尽快找到突围路径。

携手共克时艰

尽管面临诸多现实难题,但中国向海洋强国、海运强国、造船强国挺进的步伐不会停歇。

中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辛国斌强调,“十三五”时期,我国海洋工程装备制造业要找准转型升级和显示需求的结合点,提高发展质量的效率。争取到2020年形成一批核心竞争力强的世界级先进海洋工程装备制造企业;初步形成规模实力雄厚、创新实力强、质量效益好、结构优化的海洋工程装备工业体系,力争步入世界海洋工程装备制造先进国家行列。当前,国际海洋工程装备市场形势严峻,国际产业分工格局正在重塑,我国海洋工程装备制造业面临着巨大的挑战与机遇。只有发挥全产业链协同效应,携手共进,才能应对当前危机。

2016年12月28日,代表我国海洋工程装备制造骨干力量、工信部首批的7 家“海工白名单”企业发起、成立了中国深远海海洋工程装备技术产业联盟(简称中国海工联盟)。中国海工装备产业联盟首届理事长、中远海运重工有限公司总经理梁岩峰提出:中国深远海海洋工程装备技术产业联盟,将以国家产业发展战略和目标为引导,优化资源配置、推动强强联合,促进“产学研用融”全产业链的融合,推动深海海工装备技术进步和产业优化,打造深海海工装备中国形象和中国品牌。

中国船舶工业行业协会金鹏秘书长在成立中国海工联盟之前接受采访时建议,中国正在建设海洋强国,可以成立一个海工基金,把相关方都联系起来。现在的当务之急,是如何解决中国海工企业手里积压的产品,解决他们因此而造成的资金困境。他认为可以让基金先把这些平台收购,这比单个企业卖平台效果更好。尽管现在油价比较低,但是从长运来看,海洋石油开发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还是有需求的,这些购买的产品顶多被放到手里“捂”一段时间,而这“捂”的能力,联盟是可以做的,对单个企业来说,一定是亏的,甚至有可能把企业拖死。他进一步解释说,这个基金可以联合上下游企业一起参与,如海工企业可以按平台投入,每个平台投入1000~2000万,金融机构、石油企业等相关方也支持一部分。不但如此,石油公司有专门的海工平台经纪人,在市场销售方面比船厂更专业,通过他们的专业力量,将平台销售出去。

还有相关业内人士建议,中国可以在南海专门规划建设一个示范油田区,在这个区域我们自己造设备、开发、投产,所有配套产品也都选用国产。这样,既能解决海工装备积压的订单问题,还能在这个过程中,积累经验,树立自己的品牌。2015年,我国自升式钻井平台海工配套率仅为10%,总体也不会超过20%。国产海工配套装备,国外船东还不太认可。但通过这种方式,可以解决海工配套率低的问题。

金鹏秘书长对此表示认同。他认为,在海工产品结构上,一些高端的海工产品很多出自我国,比如中集来福士建造的第七代半潜式钻井平台、冰区钻井平台,这说明我国海工企业还是非常有能力的。下一步,像小型的核反应堆逐步成熟,其反应堆平台的研发,已经开始做方案论证了。如果这个项目完成,可能会开辟一条海工行业新的发展路径。更让人欣慰的是,虽然海工业当前面临诸多难题,但我们国内还是有一批有实力的企业依然保持专注和坚守,除了南北两大集团、中集来福士外,还有像振华重工继续加大技术储备,积极在高端海工装备研发项目上做准备,广州叶欣集团下功夫开发海工辅助船……正是因为有这样一批专注和坚守的企业,遇到困难不放弃、不退缩,才让我们看到了中国海工业未来的希望。曾经患上“婴儿肥”的中国海工业,正经历一场艰难蜕变。

参与评论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x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