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8日,中船黄埔文冲船舶有限公司为广东精铟海洋工程股份有限公司建造的首座KOE01型自升式风电安装平台——“精铟一号”在广州南沙交付。这是我国华南地区首座风电安装平台,也是目前国内液压升降速度最快的风电安装平台。该平台将于5月底在江苏沿海风电场正式投入使用,每年至少为我国海上风电贡献20万千瓦的新增安装服务能力。

黄埔文冲交付华南首座风电安装平台

主尺度:

“精铟一号”由中国船舶工业集团公司第七〇八研究所设计,该平台总长85.8米,型宽40.0米,型深7.0米,结构吃水4.8米,带有4个八角型桩腿,每个桩腿高80米。

作业能力:

“精铟一号”最大作业水深可达45米,甲板面积约2000平方米,可变载荷2500吨,配备一台800吨全回转绕桩式起重机、两台15吨辅吊机及四套JYM-HJ3600液压插销式连续升降系统,能够安装最新一代的7MW海上风机,并具备650吨以下单桩桩基的施工能力。

建造历程回顾

2015年9月18日,黄埔文冲和精铟海工签订1+1座风电安装平台建造合同

2016年3月28日,平台主船体开工

2016年12月15日,平台下水

2017年5月10日,平台完成全程升降试验

创黄埔文冲海工产品建造多项纪录:

第一次制作八角形桩腿,施工难度大、精度控制要求高,并首次完成总重为400吨的桩腿总段的吊装;一次性顺利完成主吊机满负荷800吨和1.1倍负荷880吨负重试验,这是黄埔文冲目前开展过的最重的一次负重试验;首次安装国内升降载荷量最大的3600 吨液压插销式连续升降系统,该系统由精铟海工自主研发,使用寿命更长、工作更为可靠、环境适应性更强,能为单桩提供最大5000吨载荷,确保了平台在大起升重量情况下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平台的成功建造,凝聚着参建人员无数个日日夜夜的辛勤付出和心血智慧。

国产化程度高:

KOE01型风电安装平台基本实现了国产化, 性价比高。3600 吨液压插销式连续升降系统、变频电动锚绞车、800吨绕桩式主吊机等主要设备均为国产制造,打破了国外技术垄断,为我国开发建造更为先进的海上风电安装装备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黄埔文冲交付华南首座风电安装平台

后续订单

据了解,黄埔文冲与精铟海工合作的第2座风电安装平台建造合同也于日前生效。该平台将配置1200吨绕桩式全回转主吊机,工作能力更强,性能更加先进。

除此之外,黄埔文冲正在建造1500吨深潜坐底起重平台,漂浮作业最大水深达80米,深潜坐底作业最大水深达32米,配置1600吨桅杆式回转起重机,装备3000千焦的液压打桩锤,可全方位满足各类风电、桥梁、打捞等海上工程施工的作业需求,综合作业能力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黄埔文冲风电平台项目技术负责人介绍,目前黄埔文冲、精铟海工正在开展新一代风电安装装备研究开发,未来产品将具备自航能力,甲板面积和有效甲板载荷将会更大,升降装置能力也会更强,以满足今后海上风电开发离岸距离越来越远、风机功率越来越高、工程效率要求越来越高等要求。

风电安装平台?

黄埔文冲交付华南首座风电安装平台

要在海上建设风力发电场并且易事。以常见的单机容量为5MW(5000千瓦)的海上风力发电机为例,某型号的转轮直径达128米,轮毂中心高度达81米。如此庞然大物,自己可不会游泳,更无法“扎根”大海,它需要“座驾”——风电安装船来把它运送到预定海区并且牢牢地安装在海底。

当海上风电机被运送到目的地之后,首先,要由风电安装平台(船)在海底打桩,安装基座,帮风机把”家“安好。然后,依次吊装塔筒、机舱和叶片等组件,完成组装、测试及调试。也可以在岸上将风机装配调试好,在海上一步吊装到位。海上环境复杂,天气风浪对工程影响很大,所以海上风电的建设,无论是运输、装配、工期,还是成本费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海上风电安装平台(船)的性能。

黄埔文冲建造的KOE01型风电安装平台可以单独完成海上风电打桩、安装等作业功能,可一次性运载多部风机,减少了重复往返母地港口。平台操作性良好,升降速度为上一代产品的2~3倍,大大提高海上风电安装的施工效率。平台稳定性、可靠性好,即使在恶劣的海况下也可以进行海上作业。

参与评论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x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