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南沙,有个神秘的小岛,当地人称其为“龙穴岛”。相传,南海龙王的宫殿就设在这座岛上。如今,这座岛上则布满了各色的集装箱、吊车等,开阔的江面上停留着一艘艘巨轮,全国三大造船基地之一的龙穴造船就坐落在这里。

2006年,中船集团与其他两家企业合资建成了龙穴造船基地。2013年末,中船龙穴造船厂开始被广船国际独资收购,进行重组。不久前,广船国际又将原本在荔湾厂的产能陆续搬至龙穴厂区。这样一来,龙穴厂也就成了广船国际旗下的又一大造船基地。在这期间,船舶行业也从“热潮期”走向了“冷静期”,广船国际是如何整合资源,实现转型升级的?在中船防务董事长韩广德看来,“智能化”是一个不错的答案。

冰火两重天

活跃船企数量明显下降

造船业是典型的传统制造业,劳动密集、资金密集、技术密集,再加上工艺复杂、零部件多等,也就很容易面临产能过剩、资金短缺等问题。近年来,船舶企业的经营可谓是“冰火两重天”。据了解,国内在2004年至2008年间曾出现过一轮造船热潮,其中又以2007年最为活跃。

“那个时候可以说是造船业的一个黄金季节,我们最高峰的时候一年做了60亿的产值,赚了13亿的利润。”中船防务董事长、原广船国际董事长韩广德告诉记者,2007年全国有1400多家船企,现在只剩300多家,活跃船企的数量也在下降,预计在20家左右。

根据克拉克森数据,截至2018年4月初,中国活跃船厂数量已经降至112家,是2003年以来的最低水平。中国手持订单量排名前20船厂统计中,国有船企12家、民营船企仅6家,还有2家是独资和合资船企。广船国际正是上述国有船企中的其中一家。

据介绍,作为造船业第一家上市公司,广船国际实力自然不容小觑,目前可设计、建造符合世界各主要船级社规范要求的40万载重吨的各类船舶,年造船能力达到400万载重吨,并在MR(载重在3万~5万吨)、AFRA(载重在11万吨)、VLCC(超大型油轮)、VLOC(矿砂船)型船舶,以及半潜船、客滚船、极地运输船等高技术、高附加值船舶和军辅船、特种船等船型方面都掌握有核心技术。

近年来,船舶行业受产能过剩、海运运力过剩以及油价低迷等因素影响,很多船企也陷入了经营困难,面临生死存亡的考验。而广船国际是如何在低迷的环境中“活跃”起来,抢占市场占有率?“主要是因为掌握有设计、建造各类船型的核心技术,敢为人先,勇于创新。”

韩广德告诉记者,截至7月底,广船国际成品油轮的订单数已经有50多艘,船东主要来自欧洲。“他们的标准会更高,一般船厂也不敢接单,但价格也会相对实惠。”他表示,这也给设计、研发等带来了机遇与挑战,如引入当地低调奢华的装修风格、270°无死角的驾驶理念等,满足船东个性化需求。

参与评论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x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