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日韩:着眼整体智能提升

2017年12月,中船集团所属中船黄埔文冲船舶有限公司建造的38800吨智能散货船“大智”号按期交付;今年11月,外高桥造船建造的40万吨智能VLOC建成交付。业内人士表示,中国的智能船研制将更多力量放在了大型远洋船上。日本、韩国也比较类似,其研制的智能系统已安装在不少大型远洋船舶上。如现代重工研制的第一代Smart Ship设备已经安装在多艘远洋船上,目前该公司正与一批配套企业合作研发第二代Smart Ship。

  

40万吨智能VLOC“明远”号/资料图

日本近年来先后研发了船载物联网平台、船岸信息共享系统等,其实施的自主远洋运输系统技术概念项目,针对部分关键系统和技术开展研究,目标是逐步实现整船的智能化和无人化。吴笑风表示,相对而言,日本更加关注航运业信息化程度的整体提升,选择优先研究信息系统的架构、数据格式、通信协议等问题。

有观点认为,目前全球的智能船舶研制热主要由造船业推动,而智能船舶真正的应用行业航运业对此并没有同等的热情,即使在船上应用数字化技术,也是非常局部的。如达飞集团在大型集装箱船上采用集装箱监控系统,马士基在其新建造的冰级集装箱船上安装计算机视觉、感知软件等。

关于这一现象,马士基一位负责人的话可以解释清楚:“自动船舶或者无人船舶不是我们的最终目标,我们关注的是在发展过程中不断应用新技术所带来的价值。”ABB船舶与港口事业部的Eero Lehtovaara也持类似看法。他表示,对大型商船而言,船员成本约占总运营成本的2%,因此这不是发展无人航运的主要动机。“加强数字化运营可以带来其他更大的效益。例如,如果机器辅助观测系统得以成功应用,则可以放宽桥楼视距要求,使集装箱船可以装载更多集装箱,这种商业效益是立竿见影的。”他说。

吴笑风也表示,智能船研制是一个跨行业、跨领域的问题,需要各类企业共同提供解决方案。首先在哪一环节实现“智能”,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航运企业在安全、环保和经济性之间的综合权衡。

业内人士认为,由于技术优势以及产业发展阶段与情况存在差异,欧洲、亚洲等地区研制智能船舶的方向与路径各有不同。然而,他们又有相同之处。欧洲钟爱在小船上开始实践,但也有在远洋船舶上验证的案例,如马士基远洋冰级集装箱船上安装计算机视觉、感知软件的实践等;亚洲虽然大多针对大型远洋船舶构建智能系统,但也在沿海小型船舶上进行相关试验。而且,从目前各方的研发情况看,都是从“局部智能”到“全局智能”的路线。该人士指出,其实,路径并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智能船研发要紧密契合航运业的需求,满足航运业在降本、安全、环保等方面的需要。只有这样,智能船研发才不致闭门造车、误入歧途,毕竟,智能船舶的研制不是“为智能而智能”“为无人而无人”,而是为了给相关行业,乃至整个社会创造更大的价值。

参与评论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x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