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先天元年(公元712年)李隆基即位,帝号玄宗。不久,他便把李唐推向了繁荣昌盛的顶点,史称盛唐,长江航运也随之跃上了历史上第一次兴旺发达的高峰。开元十三年(公元725年),25岁的李白怀着报效国家的远大抱负,自犍为青溪登舟出蜀,开始了他漫游长江、扬帆万里的航程,从此便与流域的舟航结了亲和之缘,在各地游历了36个春秋。唐代诗人中,李白是在长江中登舟次数最多、航历水域最广、旅途航程最长、几乎在所有港口泊舟或航经的赋家。他在干支流共挂帆近百次,航经大小支流10多条,靠泊港口20余处。他11次舟游金陵,6次游历江夏,5次往扬州览胜,7次赴宣城观景,其舟航里程,粗放的估计,约数万里。一位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却以其超人的舟航经历,证明了盛唐时长江水运大交通繁荣便捷的现实。

随波咏航路

李白下渝州后,顺江东泛,不久便进入了航道险恶的瞿塘峡。古人所说的“天下之险,莫险于峡江,峡江之险,莫险于瞿塘。”这是人们舟航至此亲验之总结。诗人首次入峡,在“瞿塘险过百牢关”的峡口,目睹着“江从白帝悬”,江水飞流直下的奇境,深感此航道凶险可惧,于是便创作《荆州歌》,吟抒“白帝城边足风波,瞿塘五月谁敢过?”以警醒舟子船家。此外,他还在《长干行二首》中,也咏有“瞿塘滟滪堆,五月不可触”的戒示名句,以此实况告戒人们。据《寰宇记》载:“滟滪堆周围二十丈。冬,水浅,屹然露出百余丈;夏,水涨,没数十丈。”李白诗吟“五月”,正值峡水高涨之际,与《南史》中所记“淫豫大如幞,瞿塘不可触”的民谣极合,此即言,当滟滪堆已被淹得只有幞头大小的时候,是绝对不可行舟的。

李白乘船出峡后,直面浪阔涛涌的洪川,便即景抒怀,在《渡荆门送别》五言律诗中,激情昂扬地欢歌:“江入大荒流……万里送行舟。”放目宏观,敏感地把长江和航运联系起来,赞颂长江为波送高樯巨舟于万里之外的黄金航道。他的卓见得到杜甫和中晚唐的刘禹锡、杜牧等近百位诗人的认同。李白吟此篇时,恰逢开元盛世的前期,长江航运已跃然崛起,成兴荣腾升之势。

开元二十七年(公元739年)春夏之交,他第四次游历扬州时,许王李素节的孙子李贲要离开广陵。李白特吟《题瓜洲新河饯族叔舍人贲》五言古诗一首:“齐公凿新河,万古流不绝。丰功利生人,天地同朽灭。两桥对双阁,芳树有行列……海水落斗门,潮平见沙汭……惜此林下兴,怆为山阳别……”送别就在扬子津码头,诗人情不自禁地怀念起齐浣这位治河有功之臣,热情颂扬他开凿新河的功绩。这是一项治理长江和江北运河的重大航道工程。诗的开头两联涉及此工程的起因和此前运河的现状。盛唐诗人李颀诗:“……鸬鹚山头微雨晴,扬州郭里暮潮生……”说明当时海潮还可以涌入扬州城内。到开元后期,扬子津已被沙洲阻隔,潮水已不能涌入城中,壮观的广陵消失,江北运河已不能和长江相沟通。开元二十二年(公元734年)润州刺史齐浣组织民夫,兴工在瓜洲与扬子津之间,开凿出了一条长达25里、名为伊娄河的人工水道,恢复了江北运河的通航。人们赞它“岁利百亿,舟不漂溺。”对这样一位治河的功臣,李白以崇敬之心,尊称他为“齐公”,颂其功绩将流传万古。

临帆吟港埠

唐代的鄂州,地位十分重要。安史之乱后,特设节度使驻守,被誉为“东南重镇”。李白对鄂州怀有一种特殊的深情,故频繁来游。开元十六年(公元728年)春天,李白从襄阳顺汉水直达江夏,在黄鹄矶码头送孟浩然去游扬州,题赠千古名篇《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山尽,唯见长江天际流”,愿友人游乐之心,全在“下扬州”三字之中。此次在鄂州,那些舟贩商贾的年轻妻子们,引起了诗人的关注,特创作了《江夏行》五言古诗一首:“忆昔妖小姿,春心亦自持。谁知嫁商贾,令人却愁苦。自从为夫妻,何曾在乡土。去年下扬州,相送黄鹤楼。眼看帆远去,心逐江水流……恨作商人妇,青春长离别……”诗以一位贾妇的怨诉,生动、形象地描写出那些留守空舟中的商妇们孤悽的生活现状。唐肃宗乾元二年(公元759年),李白因永王李璘的反罪受到牵连,被流放夜郎(今贵州省境内),从浔阳出狱泝江西上,幸于巫山遇赦,即乘轻舟东返,浮棹顺流,航抵江夏,太守韦良宰临岸迎留。目睹着近万艘舸舰密集于江中或港岸,李白欣然满怀,即题赋《经乱离后天恩流夜郎忆旧游书怀赠江夏韦太守良宰》。在这首五言长篇中,诗人热情地赞颂鄂州:“……一忝青云客,三登黄鹤楼……江带峨眉雪,川横三峡流。万舸此中来,连帆过扬州……”在诗人看来,鄂州港口舟航之盛,几乎可以胜过全国最大的港口扬州。于是便兴致勃然地将这一比较性的评价,吟入了赠给东道主韦刺史的诗中。

襄阳的地理位置,在水陆交通中具有无可取代的优势,是长安、洛阳通往干流中上游各州郡及岭南的唯一港口。商贾们南输北运的货物和朝官们被贬往偏远的南方,都必在北水陆转换或舍车就舟。李白可谓襄阳的常客。他曾于开元十三年(公元725年)至开元二十二年(公元734年)之间,多次游临这座几乎可以取长安而代之的港城。游必有诗,使美丽的襄阳更是锦上添花。如开元十五年春天,他第二次舟达襄阳,登岸后即吟《襄阳曲四首》,其中第一首歌道:“襄阳寻乐处,歌舞白铜鞮。江城洄绿水,花月使人迷。”接着又在《大堤曲》中欢唱:“汉水临襄阳,花开大堤暖……”热情地歌赞襄阳港口大堤上密集的酒楼和市肆的华丽迷人。

隋开皇九年(公元589年)三月,陈后主出降,文帝杨坚立即下诏:“建康城邑并平荡耕垦。”一座历300年荣华的六朝金粉帝都,被销毁殆尽,改名为蒋州。昔日繁华的古港,也随之衰落。唐开元十三年秋天,李白浮舟首次到达金陵,登岸后,眼前的一片断壁残垣使他忍不住扣剑悲歌。为此他题吟诗篇多首,抒其所见“亡国生春草,离宫没古丘”的凄景。与六朝时相比,古港的码头大约十存一、二,留于石头津、秦淮河口、新亭、新林浦及江宁等处。莫愁湖附近的横塘和今中华门处的长干里,依然是船家和商贾的集居地。李白在《长干行》中所描写的,就是一位家住长干里的少女,结婚后思念丈夫的歌行:“……十四为君妇,羞颜未尝开……十六君远行,瞿塘滟滪堆……早晚下三巴,预将家书报……相迎不道远,直至长风少。”其夫即舟航于金陵与巴州之间贾贩营商。天宝六年(公元747年)初秋,李白游越中祭吊好友贺知章,返归后又升帆启航。在《自金陵泝流过白璧山玩月……》里吟唱“沧江泝流归,白璧见秋月。秋月照白璧,皓如山阴雪。幽人停宵征,贾客忘早发。进帆天门山,回首牛渚没……”诗成时,舟已过采石矶。此吟所留下的港航信息十分丰富。

乾元二年,李白自巫山乘轻舟东下,经巴陵泊舟,登楼观景,题《与夏十二登岳阳楼》:“楼观岳阳尽,川迴洞庭开……”此楼系三国时东吴鲁肃所建的阅军楼,后经历代扩建,成为岳阳的名胜。此前曾名为南楼。经李白一登,楼随诗传,名满天下,其后岳阳楼便鄂州的黄鹤楼、洪州的滕王阁并称为江南三大名楼,岳州港口也因此名声大振。

参与评论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x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