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9月22日电 美国《世界日报》19日刊载社论《上海自贸区有利创新两岸经济合作》,文章指出,上海自贸区的一小步,可以成为大陆经济发展的一大步。对台湾来说,应重新定位“自由经济示范区”为“两岸经济合作示范区”,并通过政策协调和上海自贸区进行功能性的合作,则必能创新双方合作模式,为两岸和平发展带来新愿景。

  文章摘编如下:

  今年8月初,中国大陆批准设立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并订于9月29日正式挂牌运作,未来将在上海四个既有保税区、28平方公里范围内进行自贸区试验。这是大陆推动自由贸易、和世界接轨的新试点,也是北京深化改革开放政策的关键作为,对未来大陆经济发展及两岸经贸关系皆有深远影响。

  近年双边及区域自由贸易协议蔚为全球趋势,包括TPP(跨太平洋战略伙伴协议)、RCEP(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TTIP(跨大西洋贸易暨投资伙伴协议)等快速进展,几已涵盖全球主要贸易国家和地区,也充分显示自由贸易是不可阻挡的趋势。

  李克强今年3月上任后,面对大陆错综复杂的经济情势,深知市场化改革及推动自由贸易是激发大陆经济成长新动能的核心所在,从上海市争取设置自由贸易试验区的提案切入,希望藉由试点取得局部成果,再予全面推广。所以,对北京而言,上海自贸区无疑承担新阶段大陆改革开放“先行先试”的重责大任。

  中国大陆商务部及上海市相关官员指出,上海自贸区试验重点是在制度创新,透过更彻底的开放,实现贸易及投资自由化、金融创新及政府职能改革。

  从上海自贸区的规划及设计来看,其目标在促进区内贸易、航运、物流、金融等服务业发展,试图形成一套与国际通行规则相衔接,在全大陆可复制的升级版经济发展蓝图。

  北京以推动市场化改革及自由贸易作为下一阶段成长新动能,是摆脱经济风险、避免陷入“中等收入陷阱”的正确道路,也是从“经济大国”晋身“经济强国”的不二法门。所以,上海自贸区的一小步,可以成为大陆经济发展的一大步,关键就在北京当局的决心和行动力。

  反观台湾,马英九当局亦正推动“自由经济示范区”,希望为经济成长注入新动能,但台湾经济规模小,自由化程度相对较高,作为示范区第一阶段施行的“自由贸易港区”,已具备上海自贸区的“境内关外”功能,规划单位以“前店后厂”、“虚拟特区”等进行自由经济试验,导致示范区定位模糊,失去试点意义,且示范区较具吸引力的措施仍是租税奖励,非着眼制度创新,因而看不出对提升台湾经济竞争力有重大影响。

  自由贸易既是两岸经济的共同出路,双方就应彼此合作,互利共荣。台湾应重新定位“自由经济示范区”为“两岸经济合作示范区”,并通过政策协调和上海自贸区进行功能性的合作,则必能创新双方合作模式,为两岸和平发展带来新愿景。

参与评论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x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