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有句俗话,便宜没好货,意思是说价格太便宜的东西质量上往往没保障。近期,有船企反映,因设备物资的质量下滑造成的生产延期现象时有发生,而且设备物资的质量问题已经占到了船舶交付后质保问题的75%左右。在当前船市持续低迷的情况下,船企既要大力推进降本增效工作,又要对那些产品质量问题频发、售后服务难以保证的供应商予以慎重考虑,不能前端省钱,后期交船质保却倒贴赔付,使低质设备拖了交船后腿,得不偿失。

今年上半年,船企接单形势较好,但整体盈利状况仍不理想。一些船企为了控制成本,于是继续采取大幅削减采购成本的措施,有的船企甚至要求采购部门在原先采购价格上再降低5%~10%.这种价格压力转嫁到设备供应商身上的结果可想而知。一些船舶设备配套厂商为了接订单、谋生存,就在生产工艺和原材料上“玩花样”,如精简工艺流程、原材料以次充好等。这无疑会导致配套设备质量和性能的下降。据船企有关人士透露,目前低质问题突出集中在浇钢件、阀件、管子附件、门窗等船配设备,有的已经达到比较严重的程度。低质设备问题频发,不仅造成工时损失,而且给船厂的经营生产带来了一定的负面影响。

低质设备不仅扰乱了市场秩序,导致船配企业间的恶性竞争,而且不利于企业品牌形象的建立。特别是在当前船市低迷、船企普遍“交船难”的形势下,船企若因船配设备质量问题被船东一再挑刺或者成为弃船借口,这不仅使企业的效益和声誉受到损害,而且会导致企业客户的流失。笔者以为,船企降低成本不应仅仅是单纯降低采购成本,而是更应该注重如何使产品的综合成本和性价比在其整个寿命周期达到最佳。因此,船企一定要有长远眼光,一方面须严格控制外协件及设备采购质量,物资采购部门在议标时,应充分考虑产品的综合性价比,而不仅仅是谁出的价格最低就让谁中标。另一方面,船企可建立采购供应商“黑名单”,将那些低质、伪劣及售后服务差的供应商列入名单,将采购重心向信誉好的合作伙伴、品牌产品倾斜,向产品质量稳定可靠的供应商倾斜,并与之建立长期固定的合作伙伴关系,鼓励设备供应商创新研发,提高产品附加值,提高售后服务水平。如此,才能有助于企业在当前激烈竞争中实现按期保质交船,才能维护好企业信誉,实现更好的发展。

参与评论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x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