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十年来,中国海油积极携手中国造船厂商,在走向深海、开发“蓝色国土”的道路上,从引进到创新、逐步实现深水装备、设备制造国产化,推动我国造船业转向高端海洋工程用船和大型设备制造,助力民族造船业锻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实力。

  据统计,2005年前后,中国海油所属单位中海油服、海洋工程和海油发展的物探船、起重铺管船、浮式生产储卸油装置、液化天然气运输船、钻井平台等大型海洋装备数为81台,资产原值约193亿元。经过10年发展,到2015年初,这三家公司新增装备数98台,超过了十年前数量的总和,资产原值约741亿元。

  在2008年经济危机的影响下,我国造船业存在严重的产能过剩,大批船厂面临倒闭风险。此时,中国海油为中国造船业转变发展方式,加快转型升级,提供了“软件”与“硬件”的支撑,让民族造船业不仅做大,更要做强。暗礁面前巧调头,几家最早跟上中国海油走向深海的船厂迎来了新的生机。

  “面对萧条的市场,公司尝试将海洋工程装备尤其是高端海工平台作为重点突破方向。”上海外高桥造船有限公司董事长黄永锡说。2011年,该公司交付了名震世界的3000米深水半潜式钻井平台“海洋石油981”,到2012年,该公司海工产品订单金额占其手持订单总金额的40%。

  2015年伊始,首次远赴海外作业的“海洋石油981”已经成为中国高端海上装备和服务“走出去”的代表。

  2014年底,最大作业水深3000米的“海洋石油286”在中船黄埔文冲船舶有限公司广州龙穴基地交付使用,深海作业位移误差不超过0.5米。我国造船业至此拥有了制造世界先进水平多功能深海水下工程船的能力。

  十年前,中国海油提出的建造“五型六船”的深水舰队战略构想正逐步变成现实,中国海油联合民族造船业,依靠自主创新打破国外技术垄断,推动民族造船产业转型升级。

  如今,与中国海油合作过的国内船厂已多达30余家,总公司工程技术部深水钻井船工程项目组晏绍枝说:“如今,为中国海油建造海上设备已成为我国造船厂走向国际的最好‘广告’。”

参与评论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x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