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企成败的“舍与得”

2015年8月11日,央行决定进一步完善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中间价报价,增强其市场化程度和基准性,也就是说,自当年8月11日起,央行不再指定人民币汇率中间价,而是将定价权交给了银行间外汇交易市场,由市场的供求决定人民币汇率的定价。这就是名震一时的“8·11汇改”。消息一出,人民币中间价报6.2298,和前一日相比跌幅近2%。在随后的几天里,人民币汇率连续贬值,3天内贬值超过3%。人民币汇率“断崖式”下跌似晴空中炸响的一枚惊雷,“轰”的一声震动了整个中国市场。

今年的人民币贬值和3年前“8·11汇改”时期的情况并不相同,但却是“后果”与“前因”。“对于币种来说,在短区间内贬值幅度没有像今年这么大。以前出现大幅贬值往往深受‘大事件’影响,如‘8·11汇改’,从6贬到7用了近2年的时间。”据中船集团财金部相关人士介绍,“8·11汇改”后,人民币汇率不再盯住单一美元,而是选择若干种主要货币,赋予相应的权重,组成“一篮子货币”。同时,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计算人民币多边汇率指数的变化,维护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该人士说:“今年以来的双向波动就是汇率制度改革的结果,而真正的汇率市场也正是当前这种波动的状态。”

双向的大幅波动对于船企而言并不算是好消息。“何时该结汇?何时该锁汇?”总是一个困扰他们的选择题。在日前中国船舶工业行业协会举办的造船业与金融业双沟通交流会上,部分以出口型船舶建造为主业的船企代表诉说了关于汇率风险防范的苦恼。他们认为,目前市场上的汇率风险防范工具较为单一,船企在风险防范方面处于被动地位、压力很大。“当前,船舶行业已经处于低毛利、低船价阶段,只要汇率稍微波动,就会影响船企的利润。尤其是在人民币汇率大幅波动上升时,船企就更加‘提心吊胆’。”参加交流会的外高桥造船资财管理部有关负责人介绍说,船厂从谈判到最终签单一般需要三四个月时间。在汇率波动较大的时候,国外船东会要求按照即期汇率定价,等到签单后再想按照新汇率定价已十分困难。因此,船企代表们提出,国家相关部门能否根据船型或者年限,给予船企汇率补贴,以帮助船企在应对汇率波动时减小风险。“市场风险是共担的。对于市场的判断不能完全依靠政府或政策的帮助,‘完全依靠政府’这种思想已不适宜当下开放的竞争环境。部分船企要改变思路,摒弃‘补贴’思想,按照市场规律进行生产运作。”对此,中国船协副秘书长谭乃芬表示,未来,政府的干预将越来越少,市场化的运作会愈来愈多,这才符合发展趋势。面对不断波动的人民币汇率,相关部门或者金融机构可以为企业提供更多的远期结汇工具,但最终是否结汇、何时结汇还需要企业依据自己对市场的判断随行就市。

从整体来说,人民币震荡在增加企业的判断难度同时,也能更准确反映市场供求,让人民币真正成为市场化的货币。业内人士认为,以前的人民币汇率更多的受制于行政干预,由央行对其进行调控,离市场化目标较远。2016年10月,人民币正式加入特别提款权(SDR),意味着中国经济融入全球金融体系。在这种环境下,政府不能再过分干预,而应该让人民币真正去适应市场,反应市场的供求变化。这样一来,影响人民币汇率走势的因素就变得非常复杂,其浮动弹性也随之变大。“未来短期内,大幅波动将是人民币汇率面临的常态。”中船集团财金部相关人士认为,浮动弹性变大,一来有利于减少单边预期、大幅减少投机行为;二来有助于人民币“走出去”、走向国际化;三来有助于培养企业的风险管理能力,增强企业避险意识。

2017年年初汇率“破7”前的大幅升值让大多数船企财务负责人记忆犹新。临近2016年年底,人民币兑美元汇率突破6.9,各大船企财务负责人都认为“破7”是必然事件,因此不急于锁汇。谁曾想,2017年人民币汇率出现“两连升”,从6.8升到6.5,再从6.5升到6.2。“那个时候总觉得升一升会再调调,调的时候我再结汇和锁定,结果没给你反应时间,连续两轮以后企业就不敢结了。”中船集团财金部相关人士说,“造船行业本来毛利就不高,在经历第一轮升值10%后,企业实际已经出现亏损,这个时候还存在侥幸心理不舍得割肉、不进行锁价,结果经历了第二波‘血泪’。这对于整个造船行业来说是不能忘记且值得深思的教训。”

在人民币汇率双向波动以后,许多船企逐步改变了对人民币汇率的固定思维,赌单边升值或单边贬值的企业逐渐减少。然而,仍有部分企业汇率风险管理不到位,主要表现在对汇率风险认识不到位;一些船企习惯于押注升值或贬值的单边方向;对汇率风险敞口控制意识不足,盲目追求风险利润。因此,中船集团财金部相关人士建议,在人民币波动加剧的情况下,船企要有正确的风险管理意识,对远期汇率进行预估,依靠主营业务实现收入和目标,而不要去猜测人民币贬值还是升值,不要希冀从投机中获取更大的利润,须知及时锁汇才能真正避险,因为,谁也无法对人民币走势进行精准预判。

此外,还有业内人士提出,一方面,广大船企要将短期内的汇率大幅波动视为一种常态,加快自身转型发展,提高出口产品的技术含量和附加值,增加产品议价能力,从而在应对汇率波动时占据主动地位;另一方面,国家相关部门也应积极完善外汇市场机制,研究更多的融资渠道、提供丰富的金融工具,让船企在竞争中有更多的选择。

作者:陈璐

参与评论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x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