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雅:制图

编者按:早在计划经济时代,因生活贫穷、交通不便、物资匮乏,采购员、司机、售货员等一些职业,由于经常外出、购物便利,而令人十分羡慕。转眼间,几十年过去了,这些曾经“辉煌”的职业已时过境迁、风采不再。本期开始,本报将推出“曾经吃香的职业”栏目,陆续报道那些曾经“吃香”的职业,为读者讲述那段令人记忆犹新的历史。

  收入高,干一个月抵得上一般人一年的工资,还可以从外地帮人带东西,赚点外快,最重要的是受人尊重。在计划经济时代,交通不便,物资匮乏,在货船上做一名船员很令人羡慕。

  今年51岁的陈子耀现在是飞云一家鞋材厂的老板,30多年前曾做过船员、开过轮船。提起当年开船的风光日子,他现在还历历在目,“开船攒下的人生第一桶金,使我有资本开始创业生涯。”

  靠开渔船赚了娶媳妇的钱

  30多年前,19岁的陈子耀厌倦了田间劳作,放下锄头,跟5位朋友凑了几千元,自己造了艘渔船,开始到舟山捕鱼。

  说起第一次出海的经历,陈子耀称从小在海边长大,加上自己生性调皮,其他5位船员一上船就呕吐不止,在船上别说走路,光站着都人仰马翻了,可他在船上却穿行自如。

  那时候出一次海就要三四个月时间,一年下来能赚个千把块。他告诉记者,在船上每天看到的是蓝天碧海,海鸥飞旋,与电影中的美景丝毫不差。但他说这样的美景欣赏上十天半个月还可以,但要在船上一待几个月,那种烦躁焦虑不是每个人都能够承受的。渔船前后开了3年,有些船员挣够了盖房子的钱就回家不干了。而他也攒下一千多元,娶了邻村一位姑娘。

  开客船成了村里大红人

  那时候,一家人都种地,一年也只能赚几百元,有了家庭后,他又开始琢磨新路子了。一个偶然的机会,他得知周苌运输社打算将客船承包出去,于是他找来朋友,一起承包客船单干。“那时候有本钱的人才能开船,我们4个人承包了2只船,平均每人要出3000多元,那些钱都是向亲戚朋友借的。”

  承包了客船后,他又开始了江上生活,每天早上7时30分准时开船去瑞安码头。客人下船后,他就到城区转一圈,把村里人委托他买的东西买齐。每天中午,客船从瑞安回去靠岸时,就会围上很多来取东西的人,每当这时,他的心里就特别自豪。

  “虽然一天可以去一趟瑞安,但要我带东西的亲戚朋友,天天一大早在我家门口等我出门。”陈子耀说,那时候乡下很多生活用品都要从城里买,很少能吃到海鲜。他记得,当年有个远方亲戚办喜事,因买不到海鲜,一大早走了好几公里的路,拿着钱等在他家门口。

  开船那几年,陈子耀成了村里的大红人。“过年之前要我带货的人最多,年货、布料等等,有时候实在带不了那么多货,只得一一回绝,可还是有人找我父母和老婆说情,托我带东西。”

  “一只船规定载客65位,但每次船上都挤满了人,少说也有百来人。”生意好了,收入自然不错,他每个月交给老婆两百元生活费,自己还剩下两百多元,这可是农村普通家庭一年的收入呢。

  开了几年客船后,陈子耀看到村里有些人开始外出做生意,生性不安分的他毅然放弃了船员的工作,拿着几年开船攒下的钱,再次开始了自己的创业生涯。

(记者 孙文静)

参与评论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x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