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员

2011年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对外贸易快速发展。中国进出口贸易总值,2001年5000亿美元,2011年达到3.6万亿美元。世界贸易90%是通过海上运输来实现的。随着海上运输发展,船员需求量快速增加,出现船员供不应求状况。2008年交通部海事局发布《船员发展十大措施》,中职教育顺应市场需求,在短时间内大量船员教育和培训学校获得资质开始招生。2010年山东省年航海类中职学校已经达到10所,然而好景不长,市场发生逆转,船员供需发生变化,出现供过于求局面,船员教育陷入困境。

一、航海类中职学校面临的困境

1.生源困境

计划生育政策作用凸现,生源不断减少。高校不断扩招,入学门槛降低,山东2012年高职最低录取分数为180分。航海类高职院校数量不断增加,2012年山东省航海类院校本科2所,高职5所,招生达到180分最低分数线,且没有一所学校完成招生计划。生源减少,高职扩招,导致以高中毕业生为生源的航海类中职学校生源急剧下降,统计来看,2010年山东省航海类中职学校招生11179人,达到最高峰,2011年招生只有6100人,2012年招生数量降至不足2000人,出现断崖式下降,由于生源迅速减少,有个别学校在校人数现在只有100多人,难以生存。

2.政策困境

随着船员供过于求出现,国家对船员教育政策出现了由鼓励到限制发展的转变。2010年,STC人才供求困境

近几年,国际金融危机不断发酵,欧洲债务危机蔓延,中国对外贸易增速降低。2012年,国际干散货运输市场波罗的海综合运价指数BDI在1000点左右徘徊,一般认为,BDI指数2000点是航运公司的盈亏线,跌破2000点后,所有航运公司都是亏损运营。航运市场持续低迷,而中国船员数量在不断增加,据山东海事局数据统计,截止2012年10月,山东注册海船船舶数量为2357艘,需要船员不足5万人,而山东注册船员为91000人。2010年山东省航海类院校在校生29239人,几年之后,近三万人进入航运市场,学生拿到证书上不了船的现象大量存在,船员供过于求的状况将进一步加剧。

二、航海类中职学校的应对策略

1.进行结构调整

航海类中职学校是面向市场的职业教育,按照市场规律,供过于求表明教育资源过剩,需要进行资源的优化配置,减少学校的数量。当前航海类中职学校投资较大,每个学校的设备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船员培训管理规则》标准配置在几千万元以上,进行结构调整,实现资源优化配置,就会减少资源浪费。政府应充分发挥“看得见的手”的作用,弥补市场盲目发展存在的不足,牵头引导,实现航海类教育资源的优化配置。2012年山东省第一所航海类中职学校潍坊通达国际海运学校在政府牵头主导下并入山东海事局职业技术学院,实现华丽转型,有效规避投资风险。

2.兼并重组

航海类中职学校面临最大风险是生源锐减带来的资金链断裂。曾经有一所学校因三个月未发工资造成教师大量流失现象。国办中职学校因资金来自财政,有资金保障,学校发展稳定,随着国家对中职教育的重视和投入增加,办学条件不断改善。政府牵头,将部分航海类中职学校并入普通国办中职学校,能够充分利用现有的航海类中职学校的设备。有政府资金支撑,就会盘活这些教育资源,实现航海类职业教育的健康发展。山东省威海交通职业学校,山东泰安交通职业学校举办航海类职业教育的路子值得各地借鉴。

3.优化生源结构

随着高中生源的枯竭,航海类中职学校的生源将会发生根本改变,由现在以高中生为主转变为以招生初中生为主,开辟初中生源这是航海类中职学校必然的选择。充分利用《教育部关于推进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的指导意见》精神,与高校对接,开办航海类三二连读专业,吸引初中生源,这是当前航海类中职学校解决生源不足的有效途径。2012年青岛海运职业学校与青岛远洋船员职业学院合作,经省教育厅批准,开办航海类三二连读专业,实现中高职对接,当年招生300多人,较好解决因高中生源减少造成生源危机。

4.开拓国际市场

目前,中国虽然有50多万注册船员,船员数量世界第一,但是对于一个高度国际化的行业,我国船员国际化程度很低,只有3万左右的船员进入国际市场。山东省2012年外派船员是8 600人,占船员总数的比例仅为9%,而菲律宾是一个航运并不发达的国家,国际船员却达到20多万人。中国有非常好的船员教育院校,船员教育完全按照国际标准进行的,培养出船员持有的适任证书得到国际认可。只要我们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积极开拓国际市场,将大量过剩船员引入国际人才市场,就能有效化解当前船员市场供过于求的矛盾。

参与评论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x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