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厦门大学路98号观云堂紫纱工作室门口,常常能看到一位老人蹲在骑楼的墙边,又锯又钉,他正在制作船模。老人名叫陈延宁,84岁。

见到陌生人来访,陈老伯安静礼貌地点点头,就算是打了招呼了。不过,瞅见导报记者相机里有一张老福船模型的照片,陈老伯一下子变了样,他兴致勃勃地搬来 几艘船模,听力微弱的他,用闽南话自顾自地开说,不管来客听懂了多少,也不管儿子在一旁让他“刹车”。船,像是他心灵的家。

生长在厦港的陈 老伯祖上都是造船的,爷爷开造船厂,当造船技师的父亲在陈老伯16岁时,把儿子送到另一位造船师傅身边,让他当学徒。不过,刚学了一年,父亲就过世了。陈 老伯只好中断了完全没有收入的造船学徒生涯,去了厦门陶瓷厂当工人,挣钱贴补家用,一直到退休。“再没机会继承父业,我父亲心里也很纠结这事。”陈老伯的 儿子陈永评说。不过,老人后来还染上了一个“疯狂”的爱好––– 画关公。他收藏了无数各种各样的关公画,几十年来乐此不疲地画 “关帝三人组”––– 拿书的关公、拿刀的周仓、拿印的关平,并且画得越来越炉火纯青,还自钉画框装裱起来。画画抚平了他不能造船的遗憾。

直到一年多前,同样有造 船情结的陈永评有了一种紧迫感,因为他记忆中的船型快消失了,那些熟悉旧船的老渔民、老船工走的走,老的老,他想尽快把那些连结着几代人记忆和感情的老船 用船模复原出来。“我拿纸笔画船型,我父亲也在一旁跟着画,我就让他帮我做模型。”儿子的这份差遣,让陈老伯捡回了少时的感觉,他开始欢天喜地地动手干了 起来。船做出来后,陈永评就拿去找老人们,让他们提意见,回来再改进。“定型的过程比较长,想忠实于原来的材质和味道,所以这么久才做了三艘。一艘是小舢 板,两艘不同类型的钓槽船。”

在陈永评的眼里,父亲造船模和他画画一样,全身心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像个老顽童。“他是在造自己的玩具。”他笑说。

参与评论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x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