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实上,2008年至2009年,全球所有造船厂均为本论世界金融危机付出了沉重代价,甚至有些中断投资。
    
    但奇怪的是中国造船业却在不断扩大投资。
    
    单从新接订单量、造船完工量、手持订单量三大指标中就不难看出,中国造船业已是坐上了世界第一把交椅。
    
    可以说,“目前我国已经成为实实在在的世界第一造船大国,并且是外向型非常明显的造船国家。”田书华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透露称,2009年末中国有两大指标名列世界第一,而进入2010年以来中国造船业三大指标开始全部列入世界第一。
    
    有相关资料显示,20世纪50年代之前,以英国为代表的西欧造船界一直占据统治地位;进入50年代,日本造船业的崛起打破了西欧造船业一统天下的局面,1956 年日本商船下水量首次超过英国居世界第一。而从上个世纪70年代开始,韩国的造船业逐步发展起来,1999年韩国承接新船接单超过日本。
    
    这一期间,中国造船业的对象一直是以国内的内航船舶为主。直到20 世纪90 年代后,中国造船业出口比例才大步放开。
    
    据了解,目前中国船舶业已经成为典型的外向型经济,出口比例日趋扩大,在世界船舶市场所占份额也逐渐加大,连续多年列世界第二大造船国。
    
    其中,2009年中国造船完工量、新接订单量、手持订单量分别占世界市场份额的34.8%、61.6%、38.5%,比2008年底分别提高了5.3、23.9和3个百分点。三大造船指标中的两个都超过韩国。
    
    据有关部门不完全估计,到2010年全球造船能力将超过2亿载重吨,而中国就接近8000万载重吨。
    
    为此,有着相同看法的中国船舶工业经济中心分析师梁志勇也曾表示出担心:“中国造船业夺得世界第一的头衔只是在规模上取得了第一,但是在技术创新等方面还远不如日韩,这只能说中国已经成了造船大国,但离造船强国的目标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
    
    或许这也不失是一次机会。
    
    不难想象,在行业低谷来临时,由于船价普遍下降,国外成本较高的造船企业在利润的约束下,为了不发生大规模亏损必将采取缩减产能、少接订单以及退出造船行业的办法,来规避行业低谷的风险。
    
    但相反的是,一些新兴国家由于造船成本低,企业依然可以实现盈利。在这种情况下,船舶的订单自然会逐渐由传统船舶强国转移到成本低廉的新兴国家,造船产业也随之加速向造船成本低的国家转移。
    
    这一点恰恰印证了田书华在研究报告中强调的观点。他多次称,此次世界造船业走向低谷或将有利于中国造船业扩大市场份额、加速造船中心向中国转移的速度、提高中国造船业的竞争力、促使中国造船业变成真正的造船强国。

参与评论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x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