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大央企携手打造国产中小型邮轮

3月31日,中国船舶工业集团公司和中国旅游集团公司在北京签署全面战略合作协议,并正式启动了国产中小型邮轮项目合作。根据战略合作协议,双方拟发挥各自在旅游产业和装备产业领域的优势,重点加强邮轮产业领域合作,合力打通邮轮销售、运营、设计制造等上下游产业链,携手推动本土邮轮产业发展,并以此为基础拓展海洋旅游、高端旅游装备、金融投资等多领域的合作。

国务院国资委孟建民副主任以及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旅游局、中国船级社等有关领导出席了签约活动。中国旅游集团党组书记、董事长张学武和中船集团党组书记、董事长董强分别在仪式上致辞,中国旅游集团总经理姜岩和中船集团总经理吴强代表双方在战略合作协议上签字。来自两大集团相关部门和成员单位领导以及双方合作伙伴出席并见证了签约活动。

据悉,中国旅游集团未来将通过买船、造船、租船相结合,希望用三到五年时间,建设一支有5艘规模的邮轮船队,重点瞄准“两富一中”核心市场,着力打造中国第一邮轮民族品牌。中船集团将立足造船综合优势,逐步在国内打造一个邮轮设计建造总包平台,两大(上海、广州)邮轮制造及保障基地和一个本土邮轮配套产业园(上海),培育形成专业化、本土化的邮轮制造产业链,支撑国内邮轮经济发展,推动船舶工业转型升级。目前,双方已组建了专业化的工作团队,计划通过引进船型平台或优化现有船型,启动项目合作,争取2021年在广州建成交付我国首艘本土建造、本土运营的中小型邮轮。

近年来,我国邮轮旅游市场呈现了爆发式的增长,十年间邮轮乘客从最初的不足1万人猛增至2016年的212万人,年均增速超过40%,目前已成为亚洲最大的邮轮旅游市场。随着我国居民消费水平和海洋意识的逐步提升,以及南海岛礁开发和“一带一路”发展战略的快速推进,预计到2035年,我国邮轮乘客将突破1000万人,成为全球最大的邮轮旅游市场之一。邮轮产业正成为中国经济新常态下新的增长点和撬动地区经济转型发展的新引擎。

但现实情况是,我国的邮轮产业仍处于起步阶段,企业规模小、市场渗透率低、自主邮轮品牌很弱、市场竞争力不强。目前部署在我国沿海的18艘邮轮都是由国外船厂建造,几乎都由国际邮轮公司运营,本土企业仅从事邮轮产业下游港口接待、包船售票和陆上旅游等低端、低利服务,不利于邮轮行业的健康有序发展,也无法为游客提供高品质的邮轮服务体验。为支持本土邮轮旅游和邮轮制造产业发展,近几年来国家有关部委出台了包括旅游业改革、邮轮运输业发展、旅游装备制造发展等相关的一系列政策予以扶持。

国务院《“十三五”旅游业发展规划》提出了一系列关于促进邮轮产业发展的规划,为我国邮轮产业发展指明了方向。此次两大集团缔结全面战略关系,是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加强央企间产业链纵向合作的具体体现,对促进我国海洋旅游消费的提质升级,推动我国本土邮轮旅游市场的供给侧改革具有重要意义。

参与评论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x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