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领跑邮轮产业

发挥优势

上海市现代服务业联合会副会长、邮轮经济服务专业委员会主任孙卫国以《上海要当发展中国邮轮的领跑者》为题发表演讲,他评价目前上海邮轮产业的发展“方兴未艾、风生水起”。孙卫国从四个方面指出上海邮轮经济发展的未来:

一是,始发港与到访港的作用要相得益彰。孙卫国认为国客中心靠泊的邮轮、入境的国际游客与吴淞邮轮港出境的国内游客数量形成极大反差,使邮轮母港的资源得不到充分利用。要吸引更多的国际邮轮靠泊上海港,更为重要的是要让远方的游客把钱留下来。遗憾的是,这种潜力远远没有得到挖掘,上海应该开发更多旅游产品,优化上海的旅游环境。

二是,上海品牌优势在邮轮产业链上要充分体现。“上海制造”“上海服务”“上海购物”和“上海文化”资源丰富、潜力无限,可是在邮轮产业链上还难以涉足,就连最起码的船供补给也十分有限,既浪费了上海独特的资源和优势,更使上海失去了经济发展的大市场。从这个意义上讲,邮轮客源市场的亚洲第一并不是邮轮经济发展的亚洲第一,与世界一流的母港相差甚远。上海完全有能力、资源和基础实现这个目标,必须拆除围墙、放开手脚、聚焦发展,才有望使邮轮经济与邮轮客源同步增长。

三是,服务于邮轮经济的法律、法规和政策要健康发展。前十年中国邮轮产业风起云涌的发展,是一部开放倒逼改革的历史史篇,而在后十年开创邮轮新时期,更要以推动改革、完善法现、健全机制以加快开放步伐。普遍观点是发展本土化邮轮经济,但在孙卫国看来,要有开放的视野而不是封闭的,要有改革的思路而不是保守的,要有长远的眼光而不是短暂的,将政策、资源配置通过市场机制整合起来。

四是,邮轮经济持续发展要依靠要素市场的建立和完善。上海要建设世界级的邮轮母港,在推动邮轮产业发展、为邮轮企业和游客提供的法律产品、信息服务、保险租赁、中介咨询、培训认证等必须与国际接轨。重要的是为航运和邮轮企业服务的要素市场与服务业配套,中国与国际水准相比差距明显,正是发展国际一流邮轮母港的最大软肋。

对接“一带一路”

在“对接海上丝绸之路、拓展邮轮经济圈”主题研讨中,王战作主旨发言,高屋建瓴地畅谈了上海邮轮经济产业链未来发展的方向:上海邮轮港目前客流量增长趋缓,邮轮旅游大多是日本韩国线路,对游客的吸引有限,对客流增长有所影响。因此,上海发展邮轮产业需要从供给侧领域实行改革,与邮轮企业进行磋商,开发新的航线,对接长江经济带特别是“海上丝绸之路”,以多元化的邮轮旅游线路吸引游客。例如开通去往三沙的邮轮旅游线路,如果可行,也可以增加东南亚其他港口的邮轮线路,这样既对上海发展邮轮旅游有极大的促进作用,又对区域人民友好往来作出贡献。新马泰是中国游客出行的热点地区,经调查研究如果客流量足够,还可以捎带发展部分中国邮轮港。

邮轮产业的发展会带动制造、服务、旅游、商业及金融等数十产业链的蓬勃兴起,邮轮母港对一座城市经济拉动的作用更是综合性的。上海始终是中国邮轮发展的领跑者,但是,这个领跑者并不是一劳永逸的。上海更应该是“敢为天下先”的探索者,只有这样,上海建设国际一流的、亚洲第一邮轮母港才会梦想成真。

参与评论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x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