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国务院发布《关于在中国(海南)自由贸易试验区暂时调整实施有关行政法规规定的通知》,根据中国(海南)自由贸易试验区改革开放措施的试验情况,即日起至2024年12月31日,对5部行政法规的有关规定内容适时进行调整。根据该通知,允许仅涉及中国(海南)自由贸易试验区港口的外籍邮轮运营多点挂靠航线业务。基于在海南海域情况及海南国际邮轮发展状况,在五星红旗邮轮投入运营前,允许中资邮轮运输经营主体在海南三亚、海口邮轮港开展中资方便其邮轮海上游业务。

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对全球邮轮业造成重创,至今全球大多数邮轮公司依旧难以复航,而海南借助政策东风,在积极加注邮轮业的投入,无疑也为当前邮轮行业的发展注入了一针强心剂。

产业发展亮点频出

近日,海南省旅游投资发展有限公司与福建国航远洋运输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福建中运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在海口举行战略合作框架协议签约仪式,合作推动海南邮轮旅游产业进一步发展。

这也是《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总体方案》(简称《方案》)发布后,海南邮轮经济发展的首个实质性进展,也代表着海南本土的邮轮旅游经营主体落地有望进一步推动。

据悉,三方此次建立战略合作关系,将充分利用各自优势和资源,共同努力探索、积极参与海南邮轮旅游试验区建设,在海南自贸港合适的区域打造邮轮港口产业聚集区,并根据未来海南全岛邮轮产业发展的需要,共同筹建邮轮产业投资基金,为海南乃至中国的邮轮旅游事业贡献力量。

邮轮旅游产业是近年海南省产业发展的一大亮点,近5年来全省邮轮接待旅客总计50万人次、邮轮班次240余次。在支持海南本土邮轮产业发展方面,海南在过去一直积极展开了不少尝试。

2013年4月,海南海峡航运股份有限公司正式开通西沙邮轮航线,此后通过“椰香公主”轮、“北部湾之星”轮,再到“长乐公主”轮展开常态化运营。

2016年4月,中远海运集团与港中旅集团、中国交建三方签署《西沙邮轮项目公司合作协议》。此后三方成立合资公司——三沙南海梦之旅邮轮有限公司,联合打造本土邮轮“南海之梦”,运营三亚—西沙航线,本土邮轮的打造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数据显示,2018年西沙邮轮共执行106航次,同比增长51.4%,接待国内游客3.33万人次,同比增长90.9%。这相较于海南2018年7600多万人次的游客规模,差距巨大。截至目前,西沙航线运营仍旧不成熟,市场化程度不高,只有“南海之梦”“长乐公主”这两艘邮轮。而且,除西沙航线外,海南本土邮轮的数量也是凤毛麟角。

2019年,海南共接待国内外游客8314万人次,其中入境游客142万人次,同比增长12.4%;实现旅游总收入1050亿元,同比增长11%。2019年海南已开通103条境外航线,围绕六大重点入境客源市场分别是俄语区、东南亚、日韩、欧美、澳新、港澳台。

利好政策持续加码

按照最新发布的《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总体方案》的要求,要实施更加便利的出入境管理政策,加快三亚向国际邮轮母港发展,支持建设邮轮旅游试验区,吸引国际邮轮注册,并设立游艇产业改革发展创新试验区,同时,未来还将放宽邮轮免签政策。

从2018年5月1日起,海南省便将入境旅游免签政策扩大覆盖至59国,相关国家人员可持普通护照赴海南旅游,停留30天。同年,三亚往返英国伦敦的直航航线开通。对此,海南大学旅游学院副院长谢祥项说:“目前,海南对欧洲的市场开拓还处于初期,游客数量有限。在扩大免签范围和停留时间的政策上,可以更有针对性地选择海外市场。”

《方案》还提到,要加快三亚向国际邮轮母港发展,支持建设邮轮旅游试验区,吸引国际邮轮注册。设立游艇产业改革发展创新试验区。

事实上,近年来,国家有关部门多次推动海南邮轮旅游方面的发展。2019年11月,文化旅游部、交通运输部等多部门研究制定《促进游艇旅游发展的指导意见》,推进促进游艇产业发展相关政策落实;今年4月,海南省推进邮轮游艇产业发展领导小组办公室印发的《2020年海南省邮轮游艇产业工作要点》明确,今年将积极探索邮轮游艇产业政策制度创新开放,扩展旅游消费发展空间,全面推动邮轮游艇旅游消费提质升级,为海南建设国际旅游消费中心提供新动能,为加快推进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做出新贡献。

业内人士也指出,除了发布相关政策外,海南推动邮轮旅游,关键在于吸引更多的岛外游客。

此外,《方案》提出将全岛封关运作、简并税制后,对进口征税商品目录以外、允许海南自由贸易港进口的商品,免征进口关税,并放宽离岛免税购物额度至每年每人10万元,扩大免税商品种类。

梳理发现,海南离岛免税购物额度自2011年开始实施至今,已经历数次调整,从每年每人8000元放宽到1.6万元、3万元,直至此次的10万元。业内人士分析,此举不仅能够刺激游客消费,还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免税业务对旅游企业的吸引力。

发挥优势补齐短板

这些,无疑会对海南发展本土邮轮经济带来诸多利好。

上海邮轮经济研究中心副主任、上海工程技术大学管理学院院长叶欣梁认为,政策将有利于三亚加快国际邮轮母港、建设中国邮轮旅游发展实验区;有利于提升通关效率,提升游客体验,打造国际邮轮服务品牌;由于购买外国邮轮,国家要征收27%的进口税,船龄超过10年的旧船不准进口,通过自贸港建设,将推动邮轮注册减免进口关税,吸引更多中资邮轮在海南注册。

值得注意的是,此前我国已经批准建立的邮轮旅游发展实验区包括:上海吴淞口国际邮轮港和北外滩邮轮码头、天津国际邮轮母港、深圳招商蛇口国际邮轮母港、青岛国际邮轮母港、福州国际邮轮母港、大连港国际邮轮中心等六个。海南如何发挥自身优势,做到差异化?
 在叶欣梁看来,纵观国际上邮轮经济发展得比较好的港口都市,都有以下几个特点:拥有世界级的现代化码头、停泊设施及潜在的扩展条件;港区水深条件和岸线长度以及航道的条件较好;拥有周边旅游资源、质优景点量多;拥有便利的陆、空交通条件;码头附近拥有可容纳大流量旅客的大型购物、餐饮、宾馆与娱乐设施;符合国际法规和惯例的便捷的出入关程序和口岸管理体制;良好的船舶维护基地。

他认为,海南在不同程度上具备了上述的一些要素,但距离国际化水准还差距甚远,亟需加强软硬件的完善配套,需要统筹全省邮轮港口资源,科学规划全省邮轮港口布局,合理定位港口功能,逐步形成以三亚邮轮母港为核心,海口港为始发港,儋州等港口为补充的分层次布局。

客观来说,海南发展邮轮产业经济还存在一些短板,例如:海南省人口数量有限,加之经济条件的制约,本省的客源难以满足邮轮母港的需求。海南省还是一个岛屿省份,辐射面不大,无法形成珠三角和长三角的邮轮旅游消费人群。其次,邮轮经济的发展需要船舶制造业和维护业的保障,但海南省的修造船业比较落后,如遇靠泊邮轮发生故障将无法提供维修和养护,会影响邮轮公司安排邮轮停靠海南的积极性。此外,海南邮轮旅游起步较晚,缺乏邮轮旅游人才,特别是邮轮旅游服务与管理、邮轮营销与推广、邮轮码头接待及经营与管理、邮轮维修与保养等方面的人才。

因此,叶欣梁建议:一是丰富邮轮旅游产品供给。充分发挥海南区位、资源优势,以东南亚、港澳等航线为重点,开发运营涉及三亚、海口邮轮港的邮轮航线产品。加强特色精品线路设计,推动邮轮旅游和全域旅游深度融合,推动中资邮轮企业开展三亚等港口邮轮海上游试点,打造满足不同消费需求的环海南岛、海上游等国内精品邮轮旅游航线。与境外港口城市合作推动建立国际邮轮航线发展联盟,开通国际邮轮旅游“一程多站”航线,丰富邮轮旅游产品。

二是完善邮轮旅游岸上产品供给。针对邮轮旅客需求,以“点、线、面”串联海南全域旅游资源,结合海南特色推出绿色生态旅游、休闲观光旅游、主题公园旅游、康养旅游等新模式,不断丰富适合邮轮旅游出行的岸上旅游线路。拓展旅游消费空间,完善岸上旅游配套设施,有序推进西沙旅游资源开发,稳步开放海岛游。培育海上旅游新业态,探索开放邮轮+游艇、邮轮+海上探险、邮轮+礁湖潜水等内涵丰富、主题鲜明的邮轮产品,增强海南邮轮旅游目的地吸引力。

三是发挥市场主体作用,加大邮轮旅游宣传力度。广泛开展海南作为邮轮旅游目的地宣传推介和文化推广,合理降低国际邮轮靠泊成本,吸引国际邮轮到访海南港口、国外邮轮旅客入境游,扩大国际客源市场。探索“邮轮+飞机”“高铁+邮轮”等联动旅游模式,增加邮轮旅游客源地辐射范围。推动游客旅游成本有效降低,提高海南邮轮旅游性价比,吸引更多旅客来海南搭乘邮轮,大力拓展邮轮国内外客源市场。

参与评论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x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