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史》中,关于郑和七下西洋的年月、航行路线、到达国名等方面的记载大多是错误的。84年前,从长乐南山天妃宫遗址中挖出来的一块石碑的碑文内容,纠正了这些错误。15日,记者在长乐郑和公园内的郑和史迹陈列馆,看到了这块“镇馆之宝”——天妃灵应之记碑。

天妃灵应之记碑俗称“郑和碑”,是郑和于明宣德六年十一月第七次出使时镌刻的,全文1177字,记载了郑和七下西洋的时间、所历诸国及在长乐活动情况,是目前国内研究郑和下西洋最珍贵的实物史料。

碑文纠正《明史》多处错误

记者看到,天妃灵应之记碑碑额书有小篆“天妃灵应之记”6字,其中2字残损。字框的上端及两侧阴镌线刻如意云气纹,顶端正中涌出一轮圆月,石碑正文四周镌刻着缠枝蕃莲花纹。

陈迟是郑和史迹陈列馆馆长,也是长乐郑和研究会理事。对于这块碑的内容和重要意义,陈迟再清楚不过了。“它是一份极为珍贵的实物史料,纠正了《明史》等书籍对七下西洋的年月、航行路线、到达国名等方面的记载错误。”陈迟说,涉及郑和下西洋的第一手档案资料,大多在明代中叶被“海禁派”所销毁。这给后人了解郑和下西洋的详细过程,带来了困难。《明史》是在郑和下西洋之后200多年才编纂的,难免有差错。因此,像天妃灵应之记碑这样的实物史料,很是珍贵。

陈迟告诉记者,关于郑和下西洋的往返年代和意义,过去一直以乾隆年间张廷玉纂修的《明史》为准。《明史》认为,郑和下西洋的目的是“寻找流亡海外的建文帝,并展示大明的兵力”。但根据天妃灵应之记碑文记载,郑和下西洋是为了“往诸番国,开读赏赐”。前者的说法充满火药味,后者的内涵则是经贸文化交流、和平外交。前者为后来学者所编撰,后者为郑和亲自刊记,可信度更高。“其碑文可订正和补充史书记载中的某些错误与不足,是我们祖先开辟海上丝绸之路的历史见证。”

石碑曾一度在战乱中遗失

天妃灵应之记碑的发现,还有一段鲜为人知的故事。

这块碑最早时立于长乐南山天妃宫内。由于年久失修,天妃宫倒塌后,碑被埋于荒土之中。1930年,一位农民在天妃宫遗址挖土时发现了这块碑。当时的长乐县长吴鼎芬立即派人将碑移到县署“思善斋”侧。吴鼎芬离任后,此碑又被乱草掩盖。

参与评论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x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