汕尾历来有“状元港”、“小香港”之美称,孙中山先生在《建国方略》中曾列为重点发展的广东四大渔港之一。纵观汕尾建港之历史,比诸有千年建港史的甲子(石帆)港、碣石港、鲘门港、大德港、捷胜(茅埔)港、鹅埠港等为短。汕尾正式建港,距今仅二百余年尔!

 一、汕尾港溯源

汕尾建港虽仅有二百余年,然而其形成则经过漫长的历史过程,距今3000—4000年前的新石器晚期,在现汕尾地区的蜈蜞坑、埔上屯、下洋、石脚桶、祯祥等树落附近均有先民活动的大量遗迹。

宋末元初,在龟山河上源的新寮村已驻有戍守海防的官军,官军带来的家眷是这里最早的居民之一。随着人口的增加,新寮村民渡过龟山河,将汕尾岛凤山一带高埠开垦成耕地,种植农作物,并拥有其世袭的继承权。原停泊在龟山港的疍民渔船有时也会停泊凤山港湾,在品清湖周围进行渔业生产。万历元年,官军招抚海寇林奇材等于坎下。明朝官军的驻防设守,使猖獗一时的倭寇和海盗不敢轻易前来骚扰。地方初具安定,加上鱼盐、航运便利的吸引,迁居坎下寨附近村庄者踵迹而至。

二、汕尾港的形成

明崇祯九年(1636),由县知事李炫亲督,建筑坎下寨城。于翌年冬农历10月完工,城高1.4丈,周长285.7丈,马路宽0.85丈,垛口391个,东南门城楼二座配防炮78位。东、北两城门筑在小山岗上,西、南两城门属水门,与大海相连,小战船和渔船可进入城内驻泊。坎下寨城建成后,明廷派兵300名,陈聪统之,以守海口。并在对面海的大华山筑烽火台,海面若有洋贼进犯,如白天则放烟,夜晚则燃火发出警报,捷胜城、坎下城以及平海城都可望到。坎下城的筑成,扼住海船进入龟山港的要冲。在汕尾城市建设发展史上具有重要的意义,它不仅填补长沙港至捷胜所的海防空白点,而且对汕尾港的形成起到了推动的作用。

正当汕尾地区日渐繁荣之际,明皇朝却处于风雨飘摇之间。清顺治三年(1646)十二月,数万清兵从五坡岭攻占了海丰县城。及至清康熙三年迁界,汕尾地区诸村落的人民俱被清兵驱之一空,房屋拆毁,渔船焚烧,盐漏崩溃,成为“虎狼窟穴”。这时期,局势动荡,兵荒马乱,全县人口顿减。从明崇祯未年至清康熙二十二年全面复界以后,汕尾建港被拖延了整整四十多年。是年,清廷颁布与民生息的赋税政策,准许渔民出海捕鱼,流徙外地的百姓才纷纷返回汕尾地区重建家园。原家居福建、潮汕、甲子、碣石一带的渔民也接踵而来,人口骤增,后来者纷纷在凤山、后澳、牛头港及盐町头相隔的空地搭寮居住(现犹有后寮之地名)。于是,凤山、牛头港、盐町头等小村落始联成一片,商业、渔业及盐业比明末更趋旺盛。这时候,大规模的海上商船队频繁出入于汕尾等沿海海面,带动了汕尾进出口贸易业的兴起,程船、蚶苗船、商船等各种大小船只络绎不绝往来于广州、漳州;沿海经济极为活跃,成为国家税课的重要征收地。

自康熙二十二年以后,经过30多年的人口繁衍和开发,汕尾港开始见诸文字记载了。清道光刊本《粤海关志?卷五?口岸一》载,康熙二十四年(1685)粤海关设立后,于海丰县乌坎设置总口,征收进出港口商品货物的海关税。其中汕尾、甲子港设置正税口,碣石、湖东港设挂号小口,以及长沙、鲘门等港设置稽查口。均属乌坎总口管辖。

汕尾港的命名,则源于城内起至现凤照街止的一条沙陇线(古海岸线),当地有“红葫芦、沙坝尾”之谚语,即谓此沙陇线。汕尾港老市区因地处沙陇线末端,故称“沙尾”,谐音汕尾。

参与评论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x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