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时,古代的交通运输进入鼎盛时期。不管从陆路还是航运都有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尤其是水上交通更是大发展,助推了大宋的经济发展,也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极大地便利。当时,大宋开封的汴河,广济河、惠民河、金水河连接了黄河、运河和长江,内河运输十分发达;指南针已经应用到海船上,使航海技术大大提高,巨型帆船已经成为海上交通的重要工具,从广州、泉州等地可以出航东南亚、印度洋甚至波斯湾,海上丝路的雏形基本形成。

纵观宋朝水运如此发达的原因:一是社会经济的发展:二是科学技术,尤其是造船、航海技术的进步;三是宋政府对海外贸易的重视。

高度发达的经济给航运提供了条件

宋代在重商政策的指导下,人们开拓市场、发展商业、创造财货的社会氛围比较浓厚,再加上经济重心南移趋于完成,及大地促进了生产力的提高,进而促进了商品经济的发展,带动了内河商货运输空前繁盛。

长江流城粮粮食高产,又是全国手工业集中区域,食盐、茶叶、瓷器、丝绸、纸张,铜铁器皿等物资,绝大部分被政府收购专卖,或由商贾贩运。由于政府适应“货畅其流”的客观需求,逐步推行较为宽松的税收和于予以扶持的“和买”政策,在沿江沿河的重点市镇设立“榷场”和“榷货务”以控制贩运贸易,并提供了销售货物的场所。宋初,南北船税不一,压制了北船南渡。元丰三年(公元1080年),遂改量船收税而为量货收税。靖康元年(公元1126年),钦宗诏令“商贾贩货物上京,特与免沿路税钱、力胜”。于是,长江货船齐涌于汴河,仅青阳一镇月内竟放行商船三千余艘。崇宁元年(公元1102年),又颁令“用官船般载客货,收纳货利钱”。商业性货运又得以进一步发展。

与此同时,农业与手工业的蓬勃发展,也为海外贸易提供了丰富的商品。南宋时,“国家置舶官于泉招徕岛夷,阜通货贿,彼之所阙者如瓷器、(茶)酸之属,皆所愿得”。手工业产品为宋代出口物资的大宗,尤以丝瓷为最。宋代制瓷、紡织、矿业、金属等制造业较前有所发展,这就为出口商品提供了充足的货源。南宋以景德镇和龙泉两地出产的瓷器,深受海外欢迎。宋代丝织业最发达的地区为两浙,“东南诸路岁起绸三十九万匹,绢二百六十六万匹,绫罗三万余匹”,四川的“蜀锦”更是闻名于世。“苏杭五色锻”在海外尤为畅销。

宋代,是我国的科学技术空前发展的时期,对世界历史文明做出了大贡献。尤其是火药、指南针与造纸术的发明推广,再加上造船技术与航海技术等科学技术的进步,极大地刺激了航运业的发展。两宋时期特别“留意”海外贸易,主要是海外贸易可以增加财政收入。宋初,雍熙四年(公元987年)就“遣内侍八人赍敕书、金帛,分四纲,各往海南诸蕃国,勾招进奉,博买香药、犀、牙,珍珠、龙脑。每纲赍空名诏书三道,于所至处赐之”。宋政府体会到海外贸易中所获的“厚利”,有利于国家财政增收,所以倍加重视。到了南宋,偏处一隅,更赖外贸收入以存。高宗说:“市船之利最厚……所得动以百万计.....朕所以留意于此,庶几可以少宽民力尔!”南宋历朝皇帝莫不遵此方针,倍加扶持外贸,不断增辟对外贸易港口,凡是能“招诱舶货”的纲首(船长),都“补官有差”,以致海外贸易的规模超过了北宋,从而促进了航海业的大发展。

航海用指南针的发明便利航行

发明并应用于北宋的指南针、火药、印刷术是中国古代的三大发明。这三大发明,是对中国和世界乃至人类文明的重大贡献。史料记载,北宋时开始用指南针导航。宋朱成《萍洲可谈》记载:“升师识地理,夜则观星,昼则观日,阴脚观指南针。”晚一些的徐戴《宣和奉使高丽图经》也说“惟说星斗前迈,若晦冥,则用指南浮针,以操刚北”这里提到的“浮针”,应该就是指南针。南宋咸淳年间吴自牧的《梦梁采》则说,航海行船“风雨冥晦时,惟凭针盘而行。乃火长执之。毫厘不敢差误,盖一舟人命所系也,全凭南针,或有少差,即葬身鱼腹”。这里提到了“针盘”,也是指指南针。南宋赵汝适《诸蕃志》也载,“舟舶来往,惟以指针为则,昼夜守视惟谨,毫厘之差,生死系矣“。显而易见,南宋中期以后,海上行船已主要依靠指南针(罗盘)来导航了。

其实,早在战国时期,我国方士就利用天然磁体指极性而制造出了“司南”。到了宋代,利用地磁场的作用使铁片人工磁化而制作指南鱼的方法才出现。北宋曾公亮在《武经总要》载,以“薄铁叶剪裁,长二寸,阔五分,首尾锐如鱼形,置炭火中烧之,候通赤,以铁钤钤鱼首出火,以尾正对子位,蘸水盆中,没尾数分则止,以密器收之。用时置水碗于无风处,平放鱼在水面令浮,其首常南向午也”。这里记述的人工磁化方法,是一项重要的发明,它对指南针的发明和磁学的发展都具有重大意义。

北宋科学家沈括的《梦溪笔谈》也记述了另一种人工磁化法:“方家以磁石摩针锋,则能指南。然常微偏东,不全南也。”此“偏东”,是指磁偏角,这在当时是一个重大发现。欧洲直到13世纪才知道磁针有偏角。此法简易可行,为指南针的出现提供了技术条件。对于磁针的装置,沈括记载有四法:“水浮”、指甲旋定、碗唇旋定、“续悬"。当时多用水浮法。

南宋陈元靓在《事林广记》中说:“以木刻鱼子,如拇指大,开腹一窍,陷好磁石一块子,却以臈添满,用针一半佥从鱼子口中钩入,令没放水中,自然指南,以手拨转,又复如出”,“以木刻龟子一个,一如前法制造,但于尾边敲针人去,用小板子上安以竹钉子,如箸尾大,龟腹下微陷一穴,安钉子上拨转常指北,须是钉尾后”。用竹钉作为支点,摩擦阻力小,利于转动。通用的旱罗盘,就是由这种指南龟发展而来的。

公元1180年左右,船用指南针由阿拉伯人从中国传到欧洲人手中。英人亚力山大.内卡姆在1195年所写的《论物质本性》一书中,介绍了指南针第一次到欧洲时的样式:“在阴沉的日子或阴暗的夜晚,当瞧不见天上的星星,航海者就使铁针或钢针磁化,再把它穿在麦杆上,浮在水面。我们用这个方法,就可以知道哪边是北方。”他所说的是水浮法,与沈括所讲的完全一样。在此基础上,中国的海船上逐步使用改进后的罗盘。经过中西相互交流、浸润、补充,罗盘分为水浮、干针罗经两种。后来去短留长,终于形成了今日完善的船用磁罗经。

因此,指南针在宋代的航海业中得到广泛使用,使宋代的航海业如虎添翼,得到了很大的发展。

参与评论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x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