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三路一带的小巷里还残留着当年防止大水进巷的水匣。

老巷入口都设有“水闸”。

  

“水闸”上有两道凹槽。

在人民路的老巷,巷口两侧立有石板,上有两道凹槽,当地街坊称之为“内街水闸”。在旧时洪水来袭,将巷口的水闸关上,可以防止洪水涌入巷子里的房屋。三水文史爱好者赵灿辉讲述,以前三水湖泊众多,遇到雨天,内涝也十分严重,农民种田靠天吃饭,一场大雨足以倾家荡产。

新中国成立后,随着北江大堤等水利工程的修建,西南城区受洪水侵袭的情况已经鲜见,政府对逢雨必浸的低洼田进行整治,使十多万亩农田实现了旱涝保收,而三水的地理面貌也发生了很大的改变。

走访:老巷入口都设有“水闸”

人民路临近西南涌和北江,沿河而修建,是三水西南老城区的一条主要道路。在人民三路一侧已建成现代的楼房,另一侧仍保留了传统的青砖老屋。老屋之间是一米多宽的巷子,记者留意到,在不少巷子的入口两侧还竖立着一种一米多高的石板,石板上还有两道凹槽。

自小在人民路一带成长的市民赵先生告诉记者,未修筑北江大堤之前,人民路一带时常会有洪水灾害,遇到较大洪水时房屋被淹大约一米深。赵先生说,由于人民路所处的位置地势较高,当时是西南涌的堤围,一旦洪水漫过了人民路,路边的巷子由于地势更低,洪水会迅速涌入。于是,当地的大户人家会在巷子入口设置一种“内街水闸”,巷子两侧是有两道凹槽的石板,在凹槽中再嵌入一块石板,便成了小型的“水闸”,防止洪水灌入巷子里的房屋。

记者在人民路一侧的老巷看到,部分巷子在入口和巷内同时设置两处“水闸”,起到双重保险的作用。赵先生说,修筑了北江大堤后,洪水已不再侵袭到房屋。如今,内街水闸的功能已经丧失,成了西南老城区的一道独特景观。

故事:大雨过后要“潜水割禾”

可以说,“内街水闸”是三水人在多水环境中生活的一个“小发明”,也反映了当时人们与洪水的斗智斗勇。《三水县志》记载,三水在古代属水域地带,如芦苞涌以南,芦西公路以东,范湖、乐平、南边直至西南镇北面,在秦汉时称“古云东海”。在历史上,三水也是一个洪泛区。由于汛期长,水位高,加上雨量集中,容易造成围内大面积内涝积水。这些低涡田长期水浸,茫茫一片,只有等汛期过后晚造才能耕种,人们称之为“十种九无收”。

三水文史爱好者赵灿辉讲述,以前其外公是一名“大耕家”,有一年明明丰收在望,一场大雨却让外公倾家荡产。“没有收成也要交租,当时连田租都付不起。”赵灿辉说,以前还有潜水割禾的现象,“收成的时候突然下大雨,稻田都浸在水里,农民只能将木梯浮在水面,自己潜水到水下将稻谷收割,放到水面的木梯上”。

据《三水县志》记载,新中国成立后,县政府对全部低涡田分批整治,并建成电动排水站(含排、灌两用站)132座,装机229台,使14.18多万亩农田实现了旱涝保收。

变迁:防洪治涝“沧海”变“桑田”

赵灿辉表示,新中国成立后政府修筑了北江大堤、西南水闸等防洪工程,同时建设机电排水站等治涝工程,解决内涝问题,这让三水的地理面貌发生很大的改变,一下雨就出现的“湖泊”变成了大片良田。

“现在水浸街人们大惊小怪,在以前可是经常水浸的。”赵灿辉说到,三水广场、荷花世界等一带以前都是湖泊,在汛期变得汪洋一片,那时人们还从石湖洲划船过来西南买东西。赵灿辉表示,当时西南以水路运输为主,大户人家以划船作为交通工具,没有船的穷人家只能沿着堤围走路去“趁墟”。

赵灿辉还讲述,1938年日军侵略三水,当年风调雨顺水稻丰收,但由于日军封锁,布心一带的水稻却卖不出去。当时日军在现在的山水一品小区位置附近修建了炮楼,他的父亲冒险从炮楼下划船经过去到布心收购粮食,用船运到芦苞出售。

“三水广场一带,曾经是低涡积水的湖泊,如今已成为三水城区的繁华地段,让人感叹。”赵灿辉说。

参与评论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x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