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经武清县全境的北运河是古代南北水路运输的要道,元朝利用潞河疏浚而成。北运河由武清县北部水牛村入境,南至小街出境,境内河段长53.2公里。左堤由西王庄村北,右堤从水牛村东起,两堤到马家口村东南止,中经河西务、蔡村、杨村等村镇。新中国建立前,境内河身弯曲,宽窄不一,宣泄不畅,塞外众流(白河、潮河等)汇入北运河,势如高层建瓴,致使汛期两岸堤防动辄决口,耍儿渡(陈庄南半里)、南蔡村、河西务等处尤甚。元、明、清各朝代为保持漕运畅通,曾屡加筑堤和疏浚河道。

自元朝定都于大都(今北京)以后,都城和北方各地“百司庶府之繁,卫士编民之众,无不仰给于江南”(《元史·食货志》)。为了执掌漕运、水道和巡河监护,于沿河重要口岸设置管理机构。境内河西务镇,元朝至元二十四年(1287年)曾设漕运总司,明朝设户部分司、巡司,清雍正五年设北运河关务同知。清朝还先后在杨村驻主簿、通判、南汛把总,筐儿港、三里浅设汛把总。光绪十八年(1892年),直隶总督李鸿章创办轮船招商局后,控制了漕运。

河西务码头旧照

元、明两朝,江南漕粮由官军海运抵天津,入北运河经武清溯流而上。元至元十九年(1282年),造平底海船60艘,大船装千石,小船装300石;至元二十五年(1288年)在河西务、通州(今通县)、直沽设置30纲漕船队(舟纲30只船),明朝永乐十三年(1415年)造木船三千只投入河运。天顺年间(1457—1464年),漕舟达11775只,漕运官兵127800—160000名,天顺四年,经北运河运粮北上435万石。为了鼓励漕运。在嘉靖时期(1522—1566年),规定每条漕船上准带货物二成,沿途自由贩卖,并许可兜揽客商,代运商品,每年要有几千只漕船挟带各方土产往来交易,促进了经济繁荣。由成化二十三年(1436年)起,漕粮(由天津至北京)都在400万石左右,直到清朝初。清朝,河道浅阻,船只行到杨村后,漕粮需用驳船(较小的船)倒运通州。从顺治四年至十四年(1647—1657年),仅武清县就先后摊派驳船234只,乾隆五十年(1785年)又在杨村官备驳船800只。凡漕粮入北运河,驳船先期预备守候,待粮船到达后,马上倒运京仓。武清县历来是漕运要路,沿河各镇颇称紫盛。河西务镇世称转运枢纽,从元朝至元二十四年置漕运总司以后先后设14仓;永备南仓,永备北仓,广盈南仓,广盈北仓,充溢仓,崇墉仓,大盈仓,大京仓,大稔仓,足用仓,丰储仓,丰积仓,恒足仓,既备仓(《元史·百官司制》)。明英宗正统元年(1436年),钞关由天津移此,商货进京须由河西务领取红单赴京交税,商民攒聚,舟航辐辏,有京东第一大镇之称。境内运河沿途码头各镇,店辅货栈林立,甚为繁荣。

漕运遗风——河西务油炸大果子

清咸丰五年(1855年)海运兴起,南北商贩日盛,自此,漕粮改折现金,或改海运,经由运河北上的船只只一部分。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终于把漕粮全部改辙,废止了漕运。民国时期,北运河虽然仍为民间利用。但受平津铁路和公路影响,运输大不如前,仅天津、通县少数地区民船来往。当时,境内各码头仍有船只停靠,只内外农副土产和日用百货经陆路与运河在码头沟通集散罢了。

1931年至1932年,县境内先后建起进水闸和节制闸,致使水流不足,河运基本停顿,只稀疏小舟可见。

漕运文物——砝官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人民政府进行了规划,整修,逐步恢复通航。

武清县于1960年5月建立航运站。备有45马力拖轮1艘,单身4只,平槽1只,1961年又添置了对槽两对,大单身1只,90马力拖轮一艘,共计拖轮两艘,大小船10只,载重吨位150砘。设站长一人,有职工11人,临时工6人。在杨村与天津间航驶。当时主要是为杨村油厂运输煤炭和油料等物资,曾一度办理由杨村火车站至杨村镇的短途客运,因发生过一次事故就停办了。当年汛期,曾由大黄堡运送苇子到黄花店配合防汛。

于1962年建立了肖刘杜航运运输管理站,主要运送天津造纸厂的原料。当年汛期,曾参加防汛救灾工作。

后来,由于农田灌溉和工业用水,河流水量不足,时有干涸,加之闸、涵阻隔,县境内的航运遂于1964年5月停办。

参与评论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x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