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河是我国历史上的重大水利工程。古人开挖运河的目的是改善交通运输条件,客观上引起了农业水资源和区域水环境的改变,对沿线土壤、植被、农业生产结构乃至农民生活方式都产生过很大影响。

正面效应

作为人工河道,运河本身具有灌溉和排水的功能,有些河段在改善区域水环境方面发挥过重要作用。明清时期,江北运河沿线出现了许多湖泊,有人工开辟的水柜,有因运河或其他河道下流不畅潴水而成的淀泊。湖泊对区域水资源调节有重要作用,水产、湖产使农作物种类多样化,为农民提供了乡村之外新的生存空间。

运河的某些河段对农田有淤肥的作用。明清两朝十分重视在运河沿线、相关水利设施周边及荒滩地种植柳树及其他林木,制定了一系列有关林木种植和管理的制度,运河沿线一度林木葱郁,形成了绿色廊道。这对于改善农业生态环境有重要作用。

运河作为南北交通大动脉,带动了沿线城市工商业的发展,引起了农业生产结构的变化,牵动了重农轻商的观念渐变。明代商人从南方贩运棉布到北方,同时在北方收购棉花运往南方,由此刺激了北方运河沿线农民种植棉花的热情。在鲁西北的不少州县,棉花成为主要农作物,粮食消费则主要依赖于市场。另外,运河沿线农民大量种植烟草、林果等,改变了单一种粮的生产结构。“居民弃农趋贾,城市幅凑”,“小农去而贩,大农去而贾”,是江北运河沿线的普遍现象。清代有人说:“未有运(河)以前其人朴而愿,有运(河)之后其人文而靡。今则佻而诡。”朴愿是农民的品格,而文、靡、佻、诡是商人的特质。运河区域民众由朴愿向文靡的转变,是传统农业社会发生变革的征兆,也是社会经济发展的表现。

在运河沿线城市与乡村的经济往来中,出现了频繁的人口流动。基本趋势是乡村人口流向城市,这些流动人口又时常回归乡村,并将自己在城市中的积蓄带回乡村。有的城市工商业者回原籍或在经商地落籍、购买房产,成为经营地主,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和农业生产结构的调整。靠近运河的乡村,农业发展水平普遍高于远离运河的地方。再生产投入是传统农业发展的关键,商业的繁荣带动了区域经济发展,运河沿线的农业由此得到了更多的投入。

参与评论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x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