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舫就是装饰华丽的小型船舶,一般用于水上观景、游玩、有时也作宴饮的场所。画舫多在风景旖旎的旅游胜地使用,某种意义上亦可归为游船,如南京秦淮河画舫,扬州瘦西湖画舫,杭州西湖画舫、无锡太湖画舫等,还有一艘特殊的画舫,就是位于北京颐和园内的用云南大理石制成的石画舫。

自古以来画舫就和文人墨客结下了不解之缘,成为文学家描摹的对象。以秦淮河的画舫为例,最容易让人想起的是晚唐诗人杜牧的《泊秦淮》:“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到酒家。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杜牧作这首诗时就在秦淮河上一艘名为“夜未归”的画舫上饮酒赏月。清代吴敬梓在《儒林外传》中描写秦淮画舫:“水满的时候,画船箫鼓,昼夜不绝。城里城外,琳宫梵宇,碧瓦朱薨……灯船鼓声一响,两边连卷窗开 ,河房里焚的龙涎、沉速、香雾一齐喷出来,和河里的月色烟光合成一片,望着如阆苑仙人、瑶宫仙女。”在现代文学史上,因对秦淮河的描绘而被传为佳话的则是我国现代散文大家朱自清和俞平伯所作的同名为《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的散文。比较而言,朱文显得平易舒徐、悠闲自在,俞文显得跃动空灵、超逸自得。在朱文中还介绍了秦淮河画舫的大小、装饰灯情况;秦淮河画舫有大小之分,大船舱口阔大,可容二三十人,摆设讲究,内置红木家具,窗格碉镂细致;小船,俗称“七板子”,最出色处在甲板 ,加板一部分,上面有弧形的顶,两边用舒舒的栏杆支着。窗内置有两张藤躺椅,供游客闲坐观景。

(本文根据《中国民俗文化丛书·船》综合编辑整理而成)

参与评论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x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