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造船历史悠久,传统造船技术在很长一段历史时期内都处于世界领先水平,水密舱、平衡舵、减摇龙骨、车轮舟、铁钉和铁锔连接技术、指南针、船坞等,都是中国传统造船技术的重大发明和应用,对世界造船技术产生了深远影响。下面,小编就带大家了解一下减摇龙骨技术。

为了减缓舟船在风浪中的摇摆,唐代“海鹘”船两侧设浮板。据史料记载,“海鹘”船“舷下左右置浮板,形如鹘翼翅,坐期船,虽风波涨大,但无倾侧”,浮板在航行过程中,可以增加风浪中水的阻力,从而减轻船的摇晃。这种浮板虽然可以起到减轻船舶在风浪中的摇晃,增强安全的作用,但最最简单、最经济的减摇装置还是减摇龙骨。这种装置最迟在宋朝出现。减摇龙骨,是安装在穿侧与船底部转角处(称为舭部)的木质长构件。由于安装在舭部,也称舭龙骨 。

据北宋李兢的《宣和奉使高丽图经》记载,当时中国的海船,甲板平整,船舷下削如刃。不同于以前的平底船,此时船的横断面为“V”形。尖船地下设贯通收尾的龙骨,具有较强的抗风浪能力,但不适合在浅水地区航行。从考古资料来看,1979年在浙江省宁波市东门口施工中发现一艘宋朝古船,在该船左右舷第七板和第八板的结合处,各有一根断面为半圆的长木,纵向安装在舷外,用铁钉固定。半圆木残长7.10米,最大宽度90毫米,用两排间隔400-500毫米的参钉固定。它位于船体水线以下,即便空载亦不露出水面。其作用是减轻船体摇摆以加强航行稳定,因而被称为减摇龙骨。

关于减摇龙骨,朝代不同,文献记载名称亦有所不同。清道光年间的《江苏海运全集》中的“沙船底图”的舭部两侧位置有两根梗水木,梗水木就是减摇龙骨。减摇龙骨构造虽简单,但减摇效果却较明显,现今在各类船舶上仍有广泛应用。

本文根据《中国民俗文化丛书·船》一书综合整理而成

参与评论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x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