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舶一旦发生搁浅事故或者碰撞事故,不仅会对船公司带来较大成本损失,还将会对船舶和人员造成伤害,严重时甚至将会造成人员伤亡。根据安联保险集团旗下安联全球企业及特殊风险集团(AGCS)发布的《2023年安全和航运报告》,过去10年间,在全球范围内报告的事故中,碰撞事故排列第二(共3098起),失事/搁浅事故排列第三(共2936起)。

事故案例

✦ 2023年8月,一艘LNG运输船在苏伊士运河南下时出现技术故障,导致船舶失去转向能力并发生搁浅。随后,一艘成品油油轮因未能及时停船,与正在侧向转弯的该船发生相撞。

✦ 2022年4月,一艘正在作业的拖船G轮与一艘正在休斯顿航道向北航行的集装箱船A轮相撞。当时,G轮正和另一艘拖船执行港口作业,帮助A轮安全停靠,此时A轮航速为9.7节。当G靠近首拖带位置试图将缆绳连到集装箱船时偏离了中心线。大副试图将拖船驶回中线附近,但无法恢复位置。大副的操作导致了两艘船的两次碰撞。这次事故中,G轮的最大倒车速度和A轮速度之差是2.3节。换句话说,集装箱船的速度是拖船最大倒车速度的81%,这远远大于全方位尾驱动(ASD)拖船在船首对船首作业中推荐的60%。事故造成大约1000加仑齿轮油自G轮的左舷推进装置泄露。

✦ 2022年1月,拖船M轮和油船E轮在美国科珠斯克里斯蒂港发生碰撞。当时,M轮靠近油船首拖带位置,油船速度约7.4节。由于落潮方向相反,其在水中的速度约为10节,比其对地速度高出近3节。M轮随后移出中心线。当船长试图重新定位时,两船相撞。

✦ 2014年,某轮在纽芬兰附近水域搁浅,调查发现,船上的低位海底门吸入阀发生故障导致船上出现严重泄漏,造成机舱进水。

✦ 2013年,某轮发生搁浅。事后调查显示,船舶主机疑似出问题,为了修复该问题,船舶决定在途中停航,可能正因此而触发了导致船舶搁浅的一系列行动。

近日,嘉德保赔协会(GARD)根据索赔数据的分析总结出了与搁浅事故相关的高风险操作行为以及发生碰撞事故的主要风险因素。

与搁浅事故相关的高风险操作行为:

◆ 航速:速度相对于船舶的服务速度越高,发生搁浅事故的可能性就越大。

◆ 平均航速的占比:实质上,航速波动越少,船舶发生搁浅事故的风险越低。航行中保持稳定的航速可以降低发生搁浅事故的风险。

◆ 航行中:船舶在水上停留的时间越长,发生事故的可能性就越大。

◆ 港口靠泊次数:港口靠泊次数越多,发生搁浅事故的风险就越高。这一点适用于所有港口,而不仅仅是热门港口。

◆ 靠泊不同港口的次数:停靠不同港口的次数越多,索赔的可能性就越大。当船舶停靠新的港口(以前未停靠过)或不常靠泊的港口时,风险会增加,这可以归结于缺乏在这些港口靠泊的经验。

发生碰撞事故的主要风险因素:

◆ 停靠大型港口:港口的流量越大,风险就越高。

◆ 停泊时间:船舶停泊的时间越长,发生碰撞的风险就越高,因为许多船舶都停泊在较为繁忙的航道周围。

◆ 里程数:一艘船舶全年航行的总海里数越高,碰撞的风险就越低。换句话说,即船舶在海上航行的时间越长,发生事故的可能性就越小。

◆ 航速:与搁浅事故的风险相同,船舶航速越大,发生碰撞事故的可能性就越大。对于碰撞事故而言,船舶服务速度和常用航速较最大航速更具参考性。

参与评论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x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