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人类进入了大规模开发利用海洋的时期。海域油气资源勘探、深海探测、滨海开发建设……考验着一个国家的政治视野、治理能力与科技创新力。

党的十八大作出了建设海洋强国的重大部署。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八次集体学习时强调,必须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坚持陆海统筹,进一步关心海洋、认识海洋、经略海洋,推动海洋强国建设不断取得新成就。

可以说,加快实施海洋地质调查,是实现海洋强国的重要举措。对此,党中央、国务院将海洋地质工作提升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要地位和全新高度。国土资源部印发的《国土资源“十三五”规划》,进一步突出了海洋地质调查在支撑国家能源资源安全保障、服务国土资源中心工作中的作用,并提出了包括深海探测在内的“三深一土”国土资源科技创新战略。

近5年来,在国土资源部的坚强领导下,中国地质调查局聚焦“六大需求”,将海洋地质调查列为“十大计划”之一,使我国海洋地质国情普查实现了与国际接轨,地质工作挺进深海大洋,实现了海洋地质信息化服务、装备能力得到大幅提升,在诸多制约海洋强国发展的关键领域实现了大踏步前进,更拓宽了海洋地质工作领域的外延和内涵,有力地支撑服务了国家海洋主权权益维护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能源资源明家底

向海洋要能源资源,已成为人类亟待攻关的课题。长期以来,海洋基础地质调查作为国家地质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得到了中国地质调查局的高度重视和精心组织,结出累累硕果:

海洋区域地质调查,树立了我国海洋地质调查发展史上的里程碑,开启了海洋基础地质调查新纪元。采用系统、全面、综合的海洋地质地球物理手段,统一调查内容、技术标准,首次实现了管辖海域16个图幅1∶100万海洋区域地质调查全覆盖,建立了我国海域地质构造格架。首次完成3个图幅1∶25万海洋区域地质调查示范,制定了相应的技术规范,填补了我国中比例尺海洋区域地质调查空白,拓展了海洋地质环境与灾害调查评价领域。

海洋油气资源调查,为海洋油气资源勘探指明方向。以助力我国“稳定东部、发展西部、加快海域”的油气勘探开发新格局的形成为目标,至今完成我国管辖海域油气资源普查面积45.8万平方千米,地震测网密度基本达到8千米×16千米。在南黄海、南海北部、东海、台湾海峡等新区、新层系新发现和落实8个油气远景区、8个有利区带,新增远景资源量68亿吨油当量,锁定了南黄海油气钻探目标,为新区、新层系油气突破奠定了基础。

海砂资源潜力调查,首次摸清我国近海重点区域海砂、砂矿等资源“家底”。海砂资源潜力调查的开展,首次摸清了我国近海重点区域海砂、砂矿等资源“家底”。在我国近海50米以浅海域圈定海砂潜力区总面积约2万平方千米,其资源量约3434.3亿立方米。提出鼓励勘查区10个,其资源量为2045.3亿立方米。

国际海底矿产资源地质调查,为我国申请国际海域优质勘探区块奠定了坚实基础。至今,我国利用“海洋四号”、“海洋六号”科考船,执行国家大洋矿产调查与深海资源调查评价任务,先后组织实施调查航次14个,投入船时近2600天,调查总面积逾50万平方千米,为1991年我国成为第五个先驱投资者、2001年获得第一块矿区发挥了重要作用;为2013年我国在第一时间抢占先机,成功申请富钴结壳矿区,发挥了主导作用,使我国成为全球第一个同时拥有国际海底3种资源、4块矿区的国家。

支撑服务亮起来

近年来,国家能源保障、经济建设、政务管理等对海洋地质工作需求强劲。对此,中国地质调查局面向国家、社会需求,提供及时有效的资源评价和信息管理,发挥了重要的支撑作用。

建立了统一的海洋地质综合数据体系,实现海洋地质信息的共享和社会化服务。按照统一的数据库结构及建库标准,建成了3个数据库节点及12个专题数据库,综合数据总储存量已达3.6TB。初步构建了海洋地质大数据服务平台,在线方式公开发布了一大批数据资料,为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国内地勘单位、矿业公司及科研院校等100多家单位提供了数据服务,实现了海洋地质数据资源共享。

油气资源调查评价有效服务国家矿政管理,引领和带动了海域商业性油气勘探。及时制作了南黄海、南海探矿权区块资料包,国土资源部在南黄海新设置6个探矿权招标区块,其中5个区块已被申请登记,均已启动勘探工作。在南海海域,中国石油与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充分利用公益性油气调查资料成果,向国土资源部申请登记了24个探矿权招标区块,面积16.92万平方千米,并开展了二维和三维地震勘探以及钻探工作,2015年经钻探获得重要发现。

海砂资源潜力调查在多领域实现成果转化。编制了我国近海海砂资源勘查与开发规划,补充建设了我国近海海砂资源信息管理系统。为国土资源管理部门提供了近海海砂管理的基础资料,提出了海砂资源探矿权招拍挂的重点区块。与此同时,海砂资源潜力调查在服务国土资源部和地方政府矿政管理、支撑国家重大工程建设,以及服务企业等成果服务应用转化方面取得了重要成果。

海岸带地质调查支撑海岸带社会经济发展和国家重要工程建设。一是评价了我国海岸带现有的潮上带、潮间带以及后备土地资源,为海岸带54个城市的建设及规划布局提供了地质资料支撑。二是对海岸带滨海湿地进行调查,评价了海岸带地质遗迹。对我国湿地、地质遗迹等生态资源的保护与生态修复;推动地质公园、湿地公园纳入国家公园规划建设做出重要贡献。三是评价了海岸带地区城镇和重要基础设施建设情况,对49座港口、23座核电站建设及选址提供了参考与技术评价,为沿海高铁、桥隧、大桥的修建提供地质条件评价。

科技创新放异彩

“科技兴则民族兴,科技强则国家强。要把科技创新摆在更加重要位置。”在全国国土资源科技创新大会、中国地质调查科技创新大会提出的新目标和一揽子方案中,海洋地质调查身负重任,也更有底气。纵观这5年,我国海洋地质调查的科技创新能力有了显著提升:

五大理论创新。一是创立并发展了块体构造学说,指导编制了新一代中国海陆地质地球物理系列图,为海洋资源勘查或工程地质调查提供资料支持。二是提出南海北部中生界油气“三段式”形成演化理论,为开拓南海油气新领域、新层系和寻找海上油气勘查的战略选区做出了重要贡献。三是初步建立了南黄海海相层系多源多期成藏模式,指出南黄海盆地具备形成大型油气田的物质基础,为有利钻探目标的锁定提供理论支撑。四是提出了我国近海砂矿资源成矿与演化的理论模式和评价体系,指导了海砂资源勘查。五是提出南海构造演化的新认识。

五大技术创新。一是研发了海底浅层地球物理综合调查技术,提高了我国海洋地质调查技术水平。二是初步建立了适应我国南海特点的深水大型油气盆地勘查及综合评价技术体系(海域高精度重磁震联合探测技术体系),填补了我国深水油气盆地综合评价的空白,总体技术达到国内先进水平。三是研发了盆地深部地层“高富强”地震探测技术,能清晰地揭示埋深超过15000米的海相古生代内部地层结构,突破了海域深部地层油气调查的技术瓶颈。四是开发了地壳稳定性网络监测技术,为跨海通道工程选址、设计、施工及运行提供了科学支持。五是研制了海上油气资源区块快速综合评价技术,支撑了边远海区油气资源的快速评价。

建立一系列海洋地质创新平台。打造了以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国家实验室海洋矿产资源评价与探测技术功能实验室、国土资源部海洋油气与环境地质重点实验室、国土资源部海底矿产资源重点实验室、中国地质调查局滨海湿地生物地质重点实验室、海岸带与大陆架地质研究中心、与荷兰共建的中荷海岸带地质研究中心为主体的科技创新平台,正在建设国际滨海湿地研究中心。

长远发展有保障

“栉风沐雨见肝胆,砥砺奋进续华章”。这5年,是我国海洋地质工作能力得到大幅提升的重要阶段,也是实现海洋地质工作支撑海洋强国建设从点到面的关键阶段。

夯实了海洋强国地学发展装备基础。新建造了“海洋地质八号”、“海洋地质九号”和“海洋地质十号”三艘海洋地质调查船只,形成了“九船探海”新格局,海洋地质综合调查能力跻身世界前列。购置了三架航空物探遥感飞机,形成了覆盖近岸到中远海的综合调查能力,大幅提高了我国深空对海观测能力。

建起一批有国际影响力的人才队伍。推动海洋地学学科建设。指导9个沿海省(市、自治区)组建了海洋地质调查专业队伍,形成了上万人参与的“大兵团”作战局面。荣获李四光地质科技奖1名,国防科技合作奖1名(德国专家Jan Haff),国际友谊奖1名(荷兰专家Cees Laban),培养国家“百千万人才”3名,国土资源部领军人才4名、部青年人才4名,培养研究生120余名;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省部级一等奖2项,省部级二等奖13项;出版《中国海域含油气盆地群和早期评价技术》、《南海北部中生界分布及油气资源前景》等专著33部;发表学术论文1400余篇;获得国家专利48项。

助力提升海洋治理国际地位和话语权。中国地质调查局在国际综合大洋钻探计划(IODP)、美国经济地质学家协会(SEG)、国际大洋中脊科学组织(InterRidge)、国际地圈生物圈计划(IGBP)、东亚东南亚地学计划协调委员会(CCOP)等国际组织活动中影响力大幅提升。多人在联合国国际海底管理局、IODP等国际组织中担任重要职务,有效增强了在国际海洋地质科技前沿舞台的地位和话语权。

中国地质调查局超前谋划部署,开展国际海底稀土资源调查与研究,在中太平洋和西太平洋国际海域首次圈定深海稀土资源远景区;积极参与国际海底事务,充分发挥专业优势,支撑国际海底管理局法技委的工作,其中在国际海底管理局第17届会议理事会上,为旨在扩大矿区面积的修正案文提供了关键学术支持,并写入了最终通过的富钴结壳勘探规章。

未来,我国海洋地质调查将向三个方向拓展:一是海洋基础地质调查实现由填空式小比例尺调查向以问题和需求为导向的中大比例尺调查的转变;二是实现以科技创新为引领的关键技术领跑式发展;三是实现由管辖内海域向全球海域开展调查的转变。海洋地质调查,必将在“全力支撑国家能源资源安全保障,精心服务服务国土资源中心工作”中扮演更重要的角色!

参与评论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x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