夕阳的余晖落在连云港船民钱师傅身上,即将抵达丹金船闸的他,此时没有用他那双布满老茧的手准备带缆,而是拿起手机操控起来。“如今不用上岸办理过闸手续了,在手机上输入船舶信息,调度完成后就能直接过闸啦!这几年,新科技给俺们带来了实实在在的便利!”

“老到”的船民钱师傅从记事起就跟随父母跑船了,水运历经的种种变迁,钱师傅最有发言权。“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因为生长在运河边,就以跑船为生了。”年过半百的钱师傅,如今和妻子经营着一条运输钢材的船,“20岁前跟父母学如何跑船,20岁后独自跑船摸爬滚打找经验,这一晃眼30几年过去了!”

说起跑船人的生活,钱师傅表示,这些年,不变的是以船为家,春夏秋冬、饮食起居都在船上,变化的是条件越来越好。“我父母跑船的那个年代,冬天等于暴露在冰天雪地里,寒风像刀子似的割着脸;夏天甲板烫得快不能走路了。”钱师傅感叹,而如今,几乎每条船上都装有发电机组,在船舱里不仅装上了空调,还摆着液晶电视,厨房里还有冰箱、微波炉、电饭煲等电器,极大的方便和丰富了船民的生活。

船畅其行,货畅其流。以跑船为生的钱师傅,经历了从父母当年的木船到水泥船,再到如今钢板船的变迁。当然,船越来越好,对航道的要求也越来越高。钱师傅说,“以前老丹金溧漕河只能通航300吨以内的船,俺家的大船就要绕数十公里才能从镇江驶入长江。如今改道以后,航道拓宽了,通航吨位提高了,俺们行驶的既畅通又安全。”

既要畅通,也要美观。“船在水中行,人在画中游”是近年来对丹金溧漕河沿岸生态环境的要求。“船上的生活比岸上枯燥,但沿岸的风景年年都有变化,美丽的绿化景观能给俺们带来好心情。”常年见绿、四季有花、环境整洁,航道沿岸绿化环境形象不断提升,这条“黄金水道”逐渐变成绿色“水上交通走廊”。

运输钢材从连云港到溧阳的这段运河,钱师傅共要经过11道船闸。谈起变化,令钱师傅感受最深的就是船闸服务。“以前到船闸总有种求人办事的感觉,现在不同了,工作人员热情熟练,便民设施随处可见。就说这丹金船闸,每逢遇到节日,还能领取一份‘关怀’呢!”钱师傅笑着说,“去年省里出了优惠政策,过闸费等于给俺们打了八折!这下子,闸费优了、效率高了、服务也好了!”

因为水运,船民有了生存之道;因为船民,水运焕发勃然生机。改革开放四十年来,水运优质高效发展,有着与钱师傅同样感受的船民越来越多。流淌着的“黄金水道”肩负的不仅是新时代高质量发展的使命,更是千万船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参与评论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x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