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季度,“亿吨大港”青岛港交出了一张优秀的成绩单:截至3月 31 日 6 时,完成货物吞吐量8479.1 万吨,同比增长 8.1% ,平均每秒钟吞吐货物 10.9 吨,实现首季“开门红”。

  温家宝总理指出,如果说过去的一年是进入新世纪以来经济最为困难的一年,那么今年将是中国经济最复杂的一年。后危机时代,青岛港在“转方式、调结构”上狠下功夫,打造港口核心竞争力,实现了持续增长。日前,本报记者围绕建设绿色低碳港口,采访了青岛港董事局主席、总裁常德传。

  不是“要我转”而是“我要转”

  记者:与一季度吞吐量持续增长相伴,青岛港加快推进低碳港口建设,制定出台了关于发展低碳经济打造绿色港口的指导意见。你怎么看这个指导意见?它是通过哪几方面来制订的?

  常德传:国有企业转方式、调结构,势在必行、刻不容缓。进入 2000年以来,我们国家高耗能的产业增长迅速,主要产品的产量平均增长10%以上,能源消耗量占全社会能耗的比重占 55% 以上,单位 GDP 能源消耗也成倍高于日本、欧美等发达国家。我国企业的快速增长,在某种程度上是依赖能源的大量消耗,因此必须转方式、调结构,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自主创新,打造企业核心竞争力是历史赋予我们国有企业又一次重大的历史使命。

  港口是一个传统产业,占有资源很多,货物进出频繁,货种结构复杂,生产方式多样,船来车往繁忙,环保任务很重。青岛港现在已经是世界第七大港,吞吐量已经超过3 亿吨,集装箱超过1000万标准箱,资产总值超过 230 亿元,是一个特大型港口,因此抓好“绿色”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

参与评论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x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