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海南视窗特约评论员:廖逊

然而“成也萧何,败也萧何”。今年以来,全球船市进入“冰河期”,我船舶工业利润在连续11年高速增长之后,首次出现下降。“两头在外,大进大出”,“参加国际经济大循环”曾是我国热切向往的境界,如今梦想成真,才知个中滋味。

倘若世界经济永远繁荣,水运需求永远旺盛,当然皆大欢喜,但马克思揭示的资本主义经济周期规律并未过时,危机一旦来临,国际市场竞争必然恶性化,社会生产力严重破坏:企业大量倒闭,工人大量失业,淘汰残酷无情。

事实上,去年就有不祥之兆:一方面完工总量再创新高,达到空前的7665万吨,增长率仍达16.9%,占世界市场份额45.1%;另一方面新接订单总量暴跌51.4%,只有3622万吨,却仍占世界市场份额的52.2%;手持订单下降了23.5%,只剩14991万吨,却仍占世界市场份额的43.5%。

由于承接新船严重不足,中国船舶工业上半年净利润同比下滑63%,大大加剧了产能过剩,中小船厂破产大面积倒闭,当然这也意味着,企业之间兼并重组的步伐,能因此而加快。

中国船舶工业行业协会秘书长王锦连9月8日在南京举办的“船企转型发展恳谈会”上表示,其实船舶行业的产能过剩,远不如人们想象的严重。据有关方面综合统计,中国造船业的产能7000万吨左右,骨干船厂的在手订单仍超过1亿吨,说明今明两年有活可干,不用过分恐慌。

在同一天的会议上,中国造船工程学会理事长黄平涛说,国内对全球造船业“严寒”早有准备,已经转向海洋工程等行业。而今年海洋工程需求旺盛,上半年全球海洋工程新接订单,高达280亿美元。还有专家指出,我国上市船企的资产负债率,如熔盛重工负债率69%,看似很高,但与国外企业相比并不太高:韩国大宇为73%、川崎重工为74%,三菱重工为67%,三井重工为68%,大家都不怎么样。

我想,更重要的是,我国船舶工业三大指标在世界市场上的份额,非但都没下降,反而有所上升。我们只要咬紧牙,挺过去,就会进一步巩固世界造船第一大国的地位,把对手进一步甩到后面。

中国是大国,是世界上最大的新兴大市场,“东方不亮西方亮,出口不成转内销”。即使国外订单锐减,也可以通过国家“积极的财政政策”制造内需,靠凯恩斯主义熬过难关。

我们不难想象,此时此刻,若在南海建设大造趸船,对我国船舶工业,无异于“苦旱逢雨”!在保住国际市场份额的同时,通过积极的财政政策,保全和更新造船产能。等到大气候转暖,再反身杀回国际市场,填实市场份额。这就是“全天候的赶超”——“高潮赶超,低潮也赶超”。外国谁有这个能力?

就数量而论,我国新接订单超过全球半数,可谓天下无敌。但高附加值的订单多被韩国抢走,说明它是我们下一轮竞争的主要对手。而日本呢?无论数量质量,均已在这轮竞争中败下阵去,黯然出局。

参与评论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x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