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连港(3.30,0.05,1.54%)和锦州港(4.70,0.23,5.15%)连续的股价异动,终于“逼”出利好消息:昨日,两家公司双双公告,大连港集团与锦州港国有资产管理公司就收购锦州港股份达成初步意向,但并未签署股权转让协议。

这份盛传多年的绯闻,似有开花结果之意,但在《金证券》记者接触的券商人士眼中,仍“变数颇多”。

大连港或“入主”锦州港

昨日,大连港和锦州港齐发公告,称根据交通部、辽宁省政府关于港口整合的战略,在省政府协调下,大连港集团目前就收购锦州港事宜与锦州港国有资产管理公司达成初步意向,并未签署股权转让协议。

据了解,目前锦州港第一大股东为东方集团(6.07,-0.01,-0.16%),持股数量为3.08亿股,持股比例为19.73%;第二大股东恰为大连港集团,持股数量为3.04亿股,持股比例为19.44%;第三大股东则是锦州港国有资产管理公司,持股数量为1.8亿股,持股比例为11.53%。一旦收购成功,大连港集团将“入主”锦州港。

事实上,双方的“绯闻”从未断过。2006年8月9日,锦州港因大连港拟要约收购其A、B股股票而停牌,但因锦州港拥有2亿多股B股,存在政策壁垒,该次收购以失败告终。

随后,大连港采取“迂回”战术,2009年通过参加锦州港增发,一跃成为锦州港第二大股东,彼时距锦州港控股股东东方集团仅差0.3%的股权。

“一方面辽宁省政府有围绕大连港,整合港口资源的意向;另一方面,东方集团涉足金融保险、建材流通等多个行业,而锦州港因非其战略核心,近些年有被边缘化趋势。因此,市场一直有大连港吸收整合锦州港的预期。”国泰君安一分析师向《金证券》透露。

不过,当初增发时,锦州港曾承诺继续保证公司的独立经营权,加上大连港谋划A股上市,此事就此耽搁。随着去年双方经营同遇困境,整合猛然加速。

2012年一季度,锦州港净利为4675.14万元,同比减少34.37%。光大证券(14.75,0.24,1.65%)研究员丁贤达认为,“亏损主要受集装箱业务拖累,公司内贸集装箱发展空间受到大连港的挤压。”

另一头,大连港同样为集装箱业务伤神费力。2012年一季度公司净利润为1.7亿元,同比微增8.43%。据知情人士透露,“公司集装箱吞吐量正在冲击三年内1000万标箱的政治任务,不可避免将以损失商业利益为代价。”

复杂股权结构成“拦路虎”

不过,两家公司公告中均强调仅为“初步意向”,能否顺利“牵手”确实变数颇多。

兴业证券(微博)(12.13,0.08,0.66%)一分析师认为,“大连港集团入主,首先面临的,就是同业竞争问题。油品装卸同为大连港和锦州港的主要业务和利润贡献点,未来存在吸收合并的可能性。但如果大连港对锦州港并表,将出现A+H+B的股权结构,目前证监会不鼓励这样的结构。”

目前,在各地方政府的支持下,渤海湾港口投资热情趋于泛滥。如果双方整合成功,将缓解渤海湾港口无序竞争的格局。“借助大连港区域航运中心的地位,锦州港将承接大连港减载的原油、矿石码头,减少深水航道和泊位的重复建设,公司集装箱也将更便利、更低成本地得到中转。此外,大连港集团雄厚专业的股东背景,也能为锦州港打开融资渠道,”上述人士同时指出,“不过,货源统一调配后,锦州港可能会更多承接低附加值货种。此外,锦州港管理层的积极性可能会下降。”

“当然,对锦州港而言,总体将利大于弊。”兴业证券人士补充。

高管“埋伏”股价提前异动

本来看好的一桩“婚事”,却增添杂音。

5月17日,锦州港直封涨停,次日再度大涨7.32%。5月28日,股价再度上涨7.19%。大连港来势更猛,5月17日、18日公司股价连揽涨停。5月28日,股价大涨9.24%。

5月21日,大连港发布股价异常波动公告称:“经核实,公司实际控制人保证在未来三个月内,不存在股权转让、重大资产重组、非公开发行股票等此类影响公司股票价格异常波动的事项。”

仅仅相隔8日,公司的收购公告浮出水面,令市场哑然。昨日,大连港证券部人士向《金证券》记者解释:“这仅为一般的股权收购,不涉及重大资产重组。”

锦州港同样难逃质疑。据上交所披露的交易信息,2012年1月11日至13日期间,李桂萍、陈晓建等公司监事与刘亚忠等高级管理人员通过二级市场合计购入109万股A股和1.6万股B股,动用资金合计375.64万元人民币与7957.32美元。其中,A股增持均价约为3.45元,以昨日收盘价4.47元计算,公司高管浮盈为30%。

昨日,锦州港证券部人士一再强调,“股权收购是公司股东在谈,公司也是5月28日才了解,事先高管并不知情。”

参与评论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x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