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磨一剑,奋力争一流。自2008年4月在第一批国际卫生港口中首个通过世界卫生组织考核验收以来,在国家质检总局和江苏检验检疫局的指导下,张家港市严格贯彻执行《国际卫生条例(2005)》、国境卫生检疫法及其实施细则,要求“全员发动、全程参与、全港创卫”,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加强专业队伍建设,提升检验检疫水平,促进口岸转型升级,保障人民群众健康,实现了创卫工作的制度化、长效化和常态化,彰显了国际卫生港的形象和成效。质检总局支树平局长、梅克保副局长实地视察时,均对张家港的创卫工作给予高度肯定。2010年2月在中国创建国际卫生机场(港口)十周年论坛上,张家港市专门作了交流发言。

国门把关取得新成效,在全国质检系统率先开展口岸检验检疫核心能力建设,每年销毁或退运多批肉类、油脂等不合格进口商品,年均全国首次截获植物疫情 10种以上,医学媒介生物截获率、传染病检出率等每年都保持全省前列。通关便利迈上新台阶,关检“三个一”联合查验模式受到质检总局、海关总署联合调研组的肯定,“三互”、“单一窗口”试点也在进行中。联防联控取得新进展,通过“政府主导、部门联动、企业主体”,先后联合处置外轮船员猝死、同一条船上5例艾滋病等多起各类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港口发展实现新转型,先后创成进境肉类、粮食、汽车、油菜籽4个指定口岸,进口产品从传统的大宗资源性商品,扩展至消费品。目前,张家港口岸共有26家码头企业,建有泊位132个。货物吞吐量、外贸进出口量分别从2008年的1.3亿吨、3137万吨,跃升到2014年的2.7亿吨和5541.1万吨,同比分别增长207%和177%,吞吐量连续多年位居全国县域口岸之首,外贸运量持续领跑长江沿线各港口,是全国钢铁、化工、粮油、木材的重要中转港、长三角地区对外开放的重要门户和长江沿线最大的国际贸易商港。口岸形象得到新树立,先后成为全国首家海关税收超百亿的县域口岸、全国首个县域亿吨大港、全省首个整车进口口岸,荣膺全国文明口岸、世界卫生组织核心能力建设首批达标口岸、全国运行管理先进口岸等一系列荣誉称号。

更加注重集聚口岸工作合力

张家港市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制定《张家港创建国际卫生港口长效工作方案》,结合《国际卫生条例(2005)》标准,细化贯标要求,明确职责分工。市主要领导对国际卫生港创建工作都专门作出批示,要求“珍视荣誉、高度重视、注重宣传、持续提升”。

健全完善考核管理机制。市政府与口岸各查验单位签订口岸文明共建责任状,口岸各单位深入开展“文明口岸、服务典范”品牌联创活动,巩固“检港同行”、“一线工作法”等口岸服务品牌。与此同时,不断强化开放码头规范化管理,对连续两年获得规范化考评优秀等级的码头单位授予“口岸监管示范单位”荣誉称号,在全口岸形成争先进位的良好氛围。

健全完善协调联动机制。市政府将口岸疫情防控纳入全市大公共卫生体系,建立市、镇、街道(办事处)、村(社区)四级工作网络,并定期召开口岸工作例会,及时通报进出境船舶、货物及人员的传染病防控情况;张家港检验检疫局根据口岸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程序,建立24小时紧急事件评估机制,及时与相关口岸相关单位及周边地区检验检疫局开展联防联控;深入实施“一次申报、一次查验、一次放行”的大通关改革,加快推进口岸查验服务单位间的信息互换、监管互认、执法互助,积极推动国际贸易“单一窗口”试点,提升口岸综合服务优势。

健全完善监督检查机制。张家港检验检疫局先后与海关、海事、边检等口岸监管单位,以及市卫生、环保、农委、食药监、公安等职能部门签订合作协议,建立联检例会和规范化检查制度;相关部门积极构建水上执法联勤联动合作机制,共同维护长江张家港段水域的安全、畅通和文明;不断完善码头食品安全质量管理体系,建立餐饮服务食品安全信用“黑名单”制度,全面落实餐饮服务食品安全许可和量化分级管理措施;规范开展医学媒介监测和控制工作,深化全市病媒生物专项防治活动,建立联合摸底调查工作制度,对日常监测中密度超标的区域实行联合检查、联合会诊。

参与评论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x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