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江苏省政府出台《关于深化沿江沿海港口一体化改革的意见》,提出通过1—3年的努力,基本建立全省沿江沿海港口一体化发展的功能布局、资源配置、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通过3—5年的努力,基本形成具有区域枢纽功能的航运物流中心,培育国内外具有影响力的特大型港航集团,全省港口综合竞争力显著增强。

早在今年5月22日,江苏港口一体化改革就“出炉”,江苏省港口集团有限公司正式挂牌成立,这标志着江苏港口一体化改革进入“深水区”。随着《关于深化沿江沿海港口一体化改革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出台,目前,江苏省属港航企业以及南京、连云港、苏州、南通、镇江、常州、泰州、扬州等沿江沿海8市国有港口企业,已经整合并入省港口集团。

利好消息不断传出,江苏抓住机遇,通过整合省内各大沿江沿海港口资源,建设长江南京以下江海联运港区、连云港区域性国际枢纽港、南京长江区域性航运物流中心和太仓集装箱干线港,砺志前行,由港口大省向港口强省跨越。

大而不强

“一体化”提升综合竞争力

强,才是硬道理。

江苏沿江沿海港口实力如何?请看这样一组数据:2016年,江苏省港口总体通过能力达到19.4亿吨,完成货物吞吐量24.1亿吨;万吨级以上泊位达到480个,其中5万吨级以上泊位218个;年吞吐量超过1亿吨的港口达到7个,其中有3个港口超过2亿吨,以上指标均居全国第一。目前,江苏沿江港口20%的吞吐量为长江中上游转运,沿海港口40%的吞吐量为陇海兰新沿线及周边省份服务。

然而,江苏虽是港口大省,但长期处于“八仙过海、各显神通”状态,缺乏统筹协调,导致港口同质化、低水平发展,整体竞争力不强,岸线资源利用效率偏低。从效益上看,全省沿江沿海港口12家公共码头企业的总资产超过上海、浙江,港口总吞吐量也与两地基本相当,但净利润仅为上海的1/12、浙江的1/5。

“作为港口大省,江苏省内港口虽然许多指标在全国领先,但综合竞争力还较弱,港口经营效益还不高,面临的压力和要素制约还比较大。”江苏省交通运输厅港口局局长朱培德说。

事实上,在江苏之前,辽宁、河北、浙江、广西和海南已经宣布组建自己的港口集团。有关专家表示,江苏组建港口晚于这些省份的主要原因在于:江苏同时拥有沿海和长江岸线两种不同港口资源,导致资源整合存在一定难度。江苏虽然是港口大省,却不是港口强省。此前,各个港口之间竞争激烈,整体竞争力却不强,无论效益还是经营,都与国内港口强省存在差距。因此,即便有难度,港口一体化也是大势所趋。

从国内看,浙江省挂牌成立省海洋发展委员会,整合省内五大港口公司组建海港集团;京津冀成立交通一体化领导小组,联合组建渤海津冀港口投资公司,统筹区域港口资源整合和综合利用。业内人士认为,江苏处于“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两大国家战略的交汇处,同时是交通运输部确定的港口一体化改革试点省份,通过实施港口一体化改革,能充分发挥该省沿江沿海港口的区位优势、资源优势和开放优势,更好地服务和支撑“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等国家战略的深入实施,促进东中西区域协调发展。

记者了解到,下一步,江苏将以一体化改革推动港口资源整合,加快建立“一市一港”集约发展模式,解决以县为单位的低层次、分散经营模式问题,充分发挥江苏省港口集团的作用,提升港口资源利用效率和港口企业综合竞争力。同时,支持有条件的大型港航企业统筹集装箱、煤炭、金属矿石、石油化工及液化气等战略性货种一体化发展,实现各港口企业优势互补、合作共赢、提质增效,提升全省港口整体竞争力。

参与评论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x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