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媒记者 龙巍 通讯员 常立伟

这里是世界上最繁忙的港区之一。2017年,深圳港集装箱吞吐量突破2500万标箱,仅盐田港集团就完成了1400余万标箱。

这里也是令人惊喜的海豚戏水区。2017年4月以来,对海水水质要求极高的海豚频频出现在深圳港水域,不少市民亲眼目睹后,纷纷表示兴奋和自豪。

深圳市人居委发布的有关数据显示:盐田港海面所在的深圳市东部海域水质在2014年是二类,2015年、2016年都达到了一类水质。

“这与深圳海事局长期坚持守护碧海蓝天的行动密切相关。”

3月底,记者赶赴深圳海事局采访时,该局危管防污处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为了贯彻落实交通运输部《珠三角、长三角、环渤海(京津冀)水域船舶排放控制区实施方案》和《深圳市大气环境质量提升计划》的要求,深圳海事局在交通运输部和深圳市政府的领导下,于2017年12月19日联合香港环境局、深圳市人居委、深圳市交委等三家单位,成立了“深港船舶大气污染防治工作室”,这是目前全国第一个船舶大气污染防治方面的工作室。在船舶大气污染防治应用研究与执法结合方面,填补了国内空白。

瞄准低碳港口目标

强化执行威慑

深圳港是世界上第三大集装箱港口,也是世界海事组织认可的世界最繁忙的港口之一,平均每天有近900艘船舶进出港。航行过程中产生的废气、含油污水,是船舶对环境的主要污染来源。深圳海事局通过“ ‘换’:强制船舶在靠泊期间换用硫含量为≤0.5%的燃料油。‘替’:推动使用岸电、LNG等清洁能源替代燃油。‘合’:推动深港合作,促进区域排放控制工作一体化。‘防’:源头防治,持续保持对水上交通安全监管的高压态势。‘收’:到港船舶和港内作业船舶含油污水100%接收处理。‘备’:应急体系完备,建立政府和社会力量互补的应急反应体系。”六字诀对船舶污染实施全面治理,提前3年完成了《深圳市绿色低碳港口建设五年行动方案(2015—2020)》中提到的到2020年底,船舶靠泊期间硫氧化物、颗粒物与2015年相比分别下降75%、40%的目标。

2015年12月,交通运输部正式出台《珠三角、长三角、环渤海(京津冀)水域船舶排放控制区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排放控制区实施方案》),要求珠三角、长三角、环渤海控制区内核心港口从2017年1月1日起强制船舶靠泊期间使用硫含量≤0.5%的低硫燃油,并明确规定有条件的港口可提前实施,以改善空气质量。

为切实落实上述要求,深圳海事局联合深圳市人居环境委、市交通运输委,开展辖区到港船舶燃油质量状况调查、到港船舶使用低硫油和岸电情况调查,全面掌握辖区到港船舶的燃油质量状况和低硫油、岸电使用情况,积极推动市政府提前实施强制转油措施,成功促成了深圳市政府于2016年10月1日提前三个月达到了排放控制区2017年控制要求。

为将交通运输部的相关要求真正落到实处,深圳海事局首先是在质量管理体系文件中明确具体检查内容,包括船舶低硫油转换程序、岸电使用程序、尾气检测程序及违章处置等方面的实施细则;其次,将国际航行船舶、海船以及内河船使用合格燃油等具体要求纳入质量管理体系文件,指引一线执法人员有效开展现场监管工作;此外,参照欧盟的做法,该局还提高船舶燃油质量检查比例和取样送检的数量,强化执法威慑,消除船舶使用不合规燃油的侥幸心理。

据不完全统计,截至目前,该局在船舶大气排放的现场监管工作中,已累计对400余艘船舶开展了燃油取样送检工作,船舶单船抽查比例达到2.53%,查处硫含量超标案件8宗。有效地保障了排放控制区船舶排放控制措施的落实到位。

根据深圳市环保监测部门数据显示,实施船舶排放控制措施后,二氧化硫浓度减少了约30%,对提升深圳大气空气质量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参与评论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x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