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连港整合码头资产的“甜蜜负担”:集装箱营收与负债率齐增长

大连港股份有限公司(600717.SH,02880.HK,下称“大连港”)整合旗下三家集装箱码头公司后,如何进行会计计量一度成为谜题。

去年8月3日,大连港发布公告称,控股子公司大连集装箱码头有限公司(下称“DCT”)将作为主体,整体吸收合并大连港旗下的另外两家处理外贸业务的码头公司。

这两家公司分别为大连港湾集装箱码头(下称“DPCM”)、大连国际集装箱码头(下称“DICT”)。根据交易方案,它们的全部资产、负债、权益及业务都将并入大连集装箱码头。

不过,合并后的DCT仅由大连港持股48.15%,尽管大连港仍是控股股东,但不再是绝对控股。整合之前,这三家公司全部采用长期股权投资计量,其中持股51%的DCT采用成本法,持股35%、40%的DPCM和DICT,则作为合营企业按权益法核算。

2017年年报显示,大连港实际控制了DCT,即使仅拥有半数或不足半数的股权,但已与DCT的另一股东(持股6.85%)签署一致行动协议,该股东决策与大连港保持一致,对其实施控制。因此,DCT纳入了大连港的合并报表。

至此,大连港享受了几家码头公司的集装箱营收与利润,但同时,也承接了它们各自的负债。受此影响,大连港的债务规模和负债率双双上涨。4月9日,公司收到了上海证券交易所发出的问询函,问询函直指现金流、借款等资金情况。

负债率提高3.53个百分点

年报显示,2017年大连港的借款大幅增长。

其中短期借款期末余额32.71亿元,绝对值较上年增加27.72亿元;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负债期末余额为41.58亿元,较上年增加31.11亿元;长期借款期末余额为25.82亿元,较上年增加24.35亿元,

现金流量表也显示,公司2017年存在大额借款和还款现金支出,其中取得借款收到的现金75.24亿元,绝对值较上年增加53.28亿元,偿还债务支付现金82.29亿元,较上年增加21.28亿元。

上交所要求公司说明借款规模大幅扩大的原因、借款的主要用途以及合理性,并说明在货币资金余额较高的情况下,扩大债务规模的原因及合理性。

借款增长是负债规模扩大的一个“缩影”。截至2017年底,大连港的总负债为人民币159.65亿元,其中未偿还的借款总额为134.16亿元,资产负债率为43.64%,较2016年底的40.11%提高了3.53个百分点。此外,去年净债务权益比率为28.4%,而前年为20%。

对此,大连港的解释是,“主要是集装箱码头整合扩大了债务规模。”公告称,集装箱码头整合中,一期码头吸收合并二期、三期码头的资产、负债引起净债务增加。

去年8月,大连港宣布以DCT为主体整体吸收合并DPCM和DICT。彼时,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曾注意到,相比于DCT,被吸收的两家负债率更高,分别达61.58%、52.91%,而DCT只有11.97%。

2017年11月28日,崭新的大连集装箱码头公司(即DCT)正式揭牌运营,由国内外四大港航企业经营人共同出资。

其中,大连港(通过大港集箱)占合并后新公司注册资本的48.15%、新加坡港务集团占26%(新加坡大连港口占20.75%、PSA China占5.25%)、中远海运港口占19%(其中,中远码头、中海码头和中海港口分别占比4.35%、10.99%和3.66%)、日本邮船占6.85%。

后来,大连港与日本邮船签署了一致行动协议,同年,DCT纳入大连港的合并报表。数据显示,DCT的期初负债为1.9亿元,而期末负债暴增至28.04亿元,负债率由11.97%攀升至42.88%。

根据收购时的评估结果,DPCM的负债为11.66亿元,借款为10.44亿元;DICT的负债为14.98亿元,借款为13.97亿元

值得一提的是,大连港134余亿借款中,74.30亿元为一年以内应偿还的借款,59.86亿元为一年以后应偿还的借款。

大连港称,集团总体财务结构仍较为稳健,偿债风险较小,截至去年底未使用的银行授信额度为人民币256.33亿元。

不过,大连港去年的财务费用高达6.62亿元,同比增长149.1%,增加3.83亿元。

参与评论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x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