码头空无一人,却忙碌有序。巨大的集装箱被稳稳抓起、平移、放下,无人驾驶车辆来回穿梭运输——从国外的鹿特丹、伦敦、名古屋,到国内的青岛、厦门、上海,全自动化码头正成为港口业发展的新趋势。

岸桥、轨道吊、自动引导车、智能控制系统……“无人港”的核心技术中,“中国制造”已经占有一席之地,将为迎接更大规模的智能时代提供坚实支撑。

  自动化率90%以上,“无人港”有多神?

39米高的桥吊上,利用集装箱轻微摆动,击打高尔夫球进入5米开外的移动球洞。央视近日播出的《机智过人》节目中这一幕,展示了“无人港”自动化装卸具有极高的精准度,完全不亚于顶尖技术工人的手动操作。

振华重工集团副总裁、上海洋山港四期码头项目总经理张健表示,传统的集装箱装卸操作属于高空危险作业,而在“无人港”,工作人员只需在远程控制室里轻点鼠标,就能高水准地操控装卸作业。这里的自动化率可以达到90%以上,真正实现无人化、智能化。

从空中鸟瞰“无人港”,码头上一批穿梭不停的小车显得忙而不乱。这是无人驾驶的自动引导运输车,也被工程师亲切地称作“快递小哥”,它们配有智能控制系统,可以根据实时交通状况规划最优路线、自动导航、主动避障。

洋山港四期码头有数十辆自动引导车同时来回穿梭,却从不发生碰撞。工程师介绍,这种车自重20至30吨,加上集装箱的重量,全车可达70吨,但停车位置十分精确,误差不会超过2厘米。

这样的“无人港”不仅运行精准,而且高效、低耗。自动化码头可实现24小时作业,据测算,码头效率比过去有质的提升,还能实现二氧化碳排放下降10%以上。

自动引导车全天候不间断行驶,能耗却不高,大容量锂电池让车辆可以在满电后持续运行8个小时。振华重工为这些无人车研发了自动换电系统,电量不足时,车辆可自行前往换电站更换电池。

张健介绍,更换电池全程只需6分钟,电池充满电仅需2小时,整个充电过程零排放,可节省能耗40%左右。

此外,海侧的岸桥全部由自动化远程操控,海侧轨道吊全部是自动化双箱轨道吊,可提高码头50%的使用率。据介绍,洋山四期作业效率在不远的将来会达到40箱/小时,即使汇集世界上最优秀的码头操作工人,也无法达到这一效率。

数据显示,2017年上海港共完成货物吞吐量7.51亿吨,同比增长6.9%;集装箱吞吐量4023万标准箱,同比增长8.3%,集装箱吞吐量连续8年位居世界第一。上海国际港务集团董事长陈戌源说,从大港到强港,洋山四期将挑战世界集装箱装卸技术的巅峰。

参与评论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x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