阜阳港

记者从阜阳市地方海事(港航管理)局获悉,“十二五”期间,阜阳水运取得长足进步,港口吞吐量完成4912.44万吨,比“十一五”增长了184%。

吞吐量4912.44万吨

水运建设投资提升。“十二五”期间,投资来源和建设主体不断向多元化发展,系统内投资完成25.9亿元,社会投资完成1.9亿元,是“十一五”的8.4倍,为阜阳水运事业的高速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港口吞吐能力提升。“十二五”期间,全市港口吞吐量完成4912.44万吨,比“十一五”增长了184%。

优化港口功能布局,建设了颍州港区一期工程、阜阳港通海码头、通泰码头、金泽码头、口孜码头、汤沟码头、凤凰码头、新远诚码头等重点项目。港口从“十一五”期间的30个泊位,发展到现在的58个泊位,新增港口吞吐能力1000万吨。

航道实现并联互通

航道网络等级提升,实现并联互通的格局。提升干流航道标准,改善支流通航条件,沙颍河航道2012年3月实现全线复航。沙颍河安徽段208公里的航道从Ⅴ级提升为Ⅳ级。沙颍河颍上复线船闸正在建设中,阜阳、耿楼复线前期工作有序推进。

泉河全面整治,杨桥船闸明年就能建成通航。阜阳航运彻底摆脱茨淮新河季节性通航的制约,形成淮河、沙颍河、茨淮新河、泉河并联互通的水运格局。

船舶运力和保有量全省第一

目前,安徽船舶运力和保有量位居全国之首,我市是全省笫一。截止到2015年底,全市运输船舶增至3436艘,比“十一五”期间增长26.5%,总载重吨达737万吨,比“十一五”增长274%。运输船舶正在逐步实现向大型化、标准化、科技化,载重吨平均达到2144.94吨,高于全省的平均数,阜阳水运大市的地位更加稳固。

水运企业发展迅速提升,行业优势激发经济潜能。加强水运企业经营资质管理,全市水运市场秩序不断规范,水路运输企业从“十一五”的24家发展至今天的31家,船员人数已达9783人;港口规范化、专业化水平不断提升,港口经营人从1家发展至9家;造船企业从“十一五”的12家发展到目前的16家,企业发展质量和效益不断提升。

水上安全态势提升

“十二五”期间,创造性地建立了“三级待闸,远程控制”的管控模式,保障了待闸船舶的通航秩序和通航安全,未发生一起监管责任事故,保持了水上安全态势的持续稳定。

参与评论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x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