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企跻身租箱市场第一梯队

继去年年底Triton与TAL合并成为全球最大租箱企业后,今年伴随中海集运内部租赁资产陆续整合完成,全球租箱市场格局将大变。

集装箱运输量与全球经济增长具有高度相关性,1980年以来,集装箱贸易运输量保持全球GDP增速的2~4倍。伴随国际集装箱运输的发展,传统的自备集装箱方式无法满足班轮公司业务迅速扩张的需求,集装箱租赁行业应运而生。集装箱租赁可满足航运企业合理安排资本结构,灵活配置集装箱,降低一次性成本需求。

由于集装箱租赁行业准入门槛高,行业集中度亦相对较高。根据Textainer(Tex)2月份的投资者报告,截至去年年底,全球前七大集装箱租赁企业(租箱企业)集装箱规模为1586万TEU,占据87%的市场份额。

中国租箱企业异军突起

目前来看,活跃在租箱市场的多为外国租箱企业,成立于1979年的Tex一直是世界上最大的租箱企业。除Tex外,位于租箱市场第一阵营的还有TAL、Triton、Seaco以及Florens,其中Florens为原中远集团旗下上市企业中远太平洋的子公司,也是目前仅有的中资租箱企业。

去年,中国A股市场唯一的上市租赁企业——渤海金控投资股份有限公司(渤海金控)通过完成购并Seaco和Cronos,一跃成为当时全球最大租箱企业。今年,伴随中国远洋海运集团旗下中海集运内部租赁资产陆续整合完成,中海集运亦将跻身租箱市场第一梯队(300万TEU规模)。中国租箱企业开始活跃,正在改变全球集装箱租赁市场的传统结构。

渤海金控在海外并购中快速进入集装箱租赁行业。2013年,出资81亿元全股权收购海航集团旗下的全球第六大租箱企业Seaco,宣告进军集装箱租赁和航运业务;2014年,以近7亿美元的价格收购全球第八大租箱企业Cronos80%股权以及CHC对Cronos的2588万美元债权;去年1月,完成对Seaco与Cronos的整合,成为全球最大租箱企业。截至去年年底,渤海金控旗下租箱企业Seaco集装箱规模达到317.21万CEU(或216万TEU),按CEU计市场占有率达15.2%,冷藏箱和特种箱数量居行业首位。

2月18日,中国两大航运央企合并而成的中国远洋海运集团挂牌成立。根据布局,原中海集团旗下上市企业中海集运变化最大。重组方案显示,中海集运将收购原中远集团中远太平洋和中海集团租赁类、金融类资产及股权。届时,中海集运将成为专业化的综合航运金融服务上市平台,并变身为全球第三大租箱企业。

根据中海集运去年半年报,截至去年上半年,中海集运集装箱船舶资产为439亿元,集装箱资产为42亿元,合计481亿元。中远太平洋去年上半年集装箱租赁及相关业务总资产为142亿元。粗略统计,重组后中海集运的集装箱船舶和集装箱总资产共约623亿元。

Florens内部人士向《航运交易公报》记者透露,当前两大航运央企的内部资产正在陆续剥离和整合中,其中中海集运的集装箱租赁资产包括整合中远太平洋旗下Florens以及另一家租箱企业——东方国际。预计4月份将完成整合,整合后集装箱规模将达293万TEU,跻身国际集装箱租赁市场第一梯队。

这部分资产的整合已经拉开序幕。3月17日,中远太平洋、CBA USD Investments及Florens订立协议: Florens向CBA USD Investments购买价格为1.9891亿美元的集装箱,并终止各项租约。2008年,CBA USD Investments向佛罗伦购买及根据租赁协议向Florens出租的集装箱,其中包括11.81万TEU。CBA USD Investments系澳洲联邦银行旗下子公司。此次交易系回购。3月24日,中海集运发布公告称,全资子公司中海集装箱运输(香港)有限公司购买Florens 100%股权已于当日交割完成。

租箱市场格局生变

集装箱租赁行业追求规模效应,企业间竞争激烈,淘汰、并购不断。去年年底,彼时全球第三大租箱企业TAL和Triton发布联合声明称,两家企业已达成协议,将合并成为一家新企业,分别持股45%和55%,预计还将在纽约证券交易所上市,这意味集装箱租赁市场格局再次生变。

资料显示,伴随着集装箱贸易的发展,TAL于1963年成立,在全球40多个国家提供集装箱租赁服务,总资产达44亿美元;Trition成立于1980年,总部位于百慕大汉密尔顿,是全球最大的自有租箱企业,占全球近15%的市场份额。截至去年年底,TAL和Triton分别拥有251万TEU和229万TEU(按CEU算,分别为245万CEU和290万CEU)。合并后,掌控着近500万TEU、总资产高达87亿美元的全球最大租箱企业将横空出世。

对此,Triton联合创始人兼董事长Ed Schneider表示,新企业将拥有深厚的行业积淀、更强的运营能力以及更大的集装箱规模,相信强强联合是企业进一步发展的正确举措。TAL总裁兼CEO Brian Sondey指出,新企业在能力、规模和成本竞争力等方面都将得到提升,并能更好地应对当前低迷的市场环境,在市场复苏后凸显出规模运营优势。Brian Sondey在TAL去年四季度业绩报告会上表示,TAL与Triton的合并目前已经通过相关反垄断机构的审核,合并正在稳步进行中。预计年底,新企业将节省4000万美元的成本,并实现30%的股东权益提升。

根据Tex去年年底的统计数据, TAL与Triton合并后将以480万TEU的规模超越Tex,位居全球第一位,市场占有率达到26%; Tex集装箱规模为315万TEU,退居全球第二位,市场占有率为17%;中海集运(包括Florens及东方国际)和渤海金控(包括Seaco)分别以266万TEU和216万TEU的运力规模,排名全球三、四位,市场占有率分别达到15%和12%。(见表)

中企跻身租箱市场第一梯队

同时,随着贸易结构的变化、集装箱船的大型化,主要贸易干线的运力构成、集装箱租用方式(周期和频率)和装卸集中港口等因素都在发生深刻变化。分析人士指出,租箱企业的购并和调整,可以看作是集装箱运输产业链中的部分业务随经济运行方式变化、船舶大型化、航运企业整合而发生的伴随性经营策略调整,这一变动仍会继续,直至集装箱运输业的主体——航运企业的结构性改变进行到相对稳定的阶段。

 

中国租箱管理临考

集装箱租赁是指租箱企业与承租人——一般为海运班轮公司,铁路、公路运输企业等签订协议,用长期或短期的方式把集装箱租赁给承租人。国际上的集装箱租赁通用方式有程租、期租、活期租用和航区内租赁等。

当前,中国集装箱租赁市场依然处于懵懂阶段,鲜有大型租赁企业从事相关业务,也缺乏成熟且完善的政策背景和业务模式。而集装箱租赁作为一项专业化极强的业务,其风险管理也较为复杂。《航运交易公报》记者采访渤海金控人士获悉,渤海租赁集装箱业态风控团队由首席风险官领导,并设立风险管理职能部门,保持独立性和权威性。据悉,渤海租赁集装箱租赁平台风控团队已形成以独立风险管理部门为中心,与各个业务部门紧密联系的风险内部管理系统,每一笔业务只要团队中有一人提出质疑,则该业务将被叫停。

Florens上述专业人士向《航运交易公报》记者表示,集装箱租赁业务在很大程度上依赖强势的财务分析和管控,因此Florens归于中国远洋海运集团的航运金融平台——中海集运之下。对于班轮公司而言,集装箱的自有和租用量关乎企业的成本、现金流和负债平衡状况。发展金融产业将为中国远洋海运集团的航运主业提供支持,Florens未来发展任重道远。

此外,《航运交易公报》记者采访相关专业人士获悉,租箱企业在开展集装箱租赁业务时,先进高效的集装箱租赁管理信息系统也是开展租箱业务的重要组成部分。有调查显示,国际上知名的租箱企业在集装箱租赁综合管理信息系统规划与设计上,基本都是根据自身的发展战略、管理模式和服务模式来制定相应的长期发展规划,国外租箱企业每年的信息化投入一般要占全年总投入的10%~30%。

伴随着中国租箱企业在国际市场上的参与度逐步提升,如何通过整合内部资源,优化资源配置,为客户提供针对性的解决方案和服务,实现集装箱租赁链的顺畅连接,创造额外的利润(在市场低价时投资建造,待未来集装箱价格上升实现升值),将成为对中国租箱企业的考验。

参与评论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x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