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海事局周正宝 李同山向CNSS供稿】4月11日,海峡两岸海上搜救学术研讨会在上海举行。此次研讨会旨在为两岸海上搜救研究领域的专家学者提供交流平台,加强两岸在海上搜救领域的互访、交流与协作,使两岸海上搜救应急反应更加快捷,共同维护台湾海峡交通安全。

    据了解,自2008年11月4日海峡两岸签署“海峡两岸海运协议”以来,两岸直航船舶、飞机和人员往来日益增多。据不完全统计,两年来两岸间货运、集装箱、客运量增长迅速,已累计运送货物1.2亿吨,集装箱超过300万标箱,旅客接近300万人次。而台湾海峡属典型的季风气候区,其气候的显著特点是风大、浪高、海雾分布有明显的地域特征,在台风季节里受台风影响显著,存在不安全隐患。

    据中国海上搜救中心常务副主任陈爱平介绍,极端天气的增多和两岸船舶、飞机交通流量的增大,以及以渔业养殖、捕捞为主的涉海、用海从业人员的增多,使得发生海上各类险情的概率成倍增加。两年来,台湾海峡海域发生涉及大陆与台湾的海上搜救行动130次,涉及遇险船舶144艘,遇险人数1374人,双方力量共同参与的海上搜救行动11起,成功救助遇险人员162人。提高台湾海峡的搜救能力,保障台湾海峡交通安全已成为两岸同胞的共同目标。

    在这样的背景下,大陆中国海上搜救中心和台湾中华搜救协会组织召开海峡两岸海上搜救学术研讨会。会上,两岸海上搜救领域专家将针对两岸搜救技术、搜救机制以及两岸搜救中遇到的重点、难点问题进行研讨,进一步完善两岸海上救助协作长效机制,使两岸海上搜救应急反应更加快捷、两岸合作日趋常态化。

    据悉,自1992年9月在厦门首次举行海峡两岸海上通航学术研讨会以来,海峡两岸围绕海上安全、海难救助、应急通信、海上污染防治以及救助打捞等议题先后举行过多次学术研讨会,均达成共识并积极推进。近几年两岸搜救机构先后举行了多次合作交流,包括:2008厦金航线海上搜救联合演习、2009年两岸搜救桌面通讯演习、2010年海峡两岸海上联合搜救演练,通过演练,增强了两岸搜救部门的沟通协调能力,展示了海峡两岸同根、血浓于水的兄弟情谊。

参与评论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x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