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拾“工匠精神” 关键在育人

日前,“工匠精神”因被写入今年的中国政府工作报告而成为热词。何为“工匠精神”?曾经在德国学习和工作多年的科技部部长万钢将工匠精神概括为敬业精神,有媒体评论指出其核心是专业主义,追求极致。而且,工匠精神有着对任何一个环节的力求完美,也不乏大胆突破传统观念的创造与探索。尽管工匠精神在很多时候意味着毫不犹豫地否定自己,但其终极目标是以更合理精准的工艺技术实现对更精致产品与服务的追求。

在船市深度调整的大背景下,船企在突围市场困境中求生离不开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核心产品作支撑,而产品离不开“工匠”的创造。因此,全球造船业重拾工匠精神的核心在于打造一支技术过硬的“工匠”队伍。回顾韩国造船业的历史,其主要造船企业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围绕生产一线具体项目,从基础技能教育、校企合作、激励机制、官产学研等多环节入手,多角度培育造船业“工匠”的做法值得业界借鉴与关注。

造船业作为劳动密集型、技术密集型于一体的行业,只有建立帮带“入行”机制,才能将生产一线普通工人培养成技术精湛的工匠。为此,韩国造船企业对生产一线工人十分注重基础技能培训教育管理,对在岗工人进行技术帮带,将日常业务技能融入到生产现场,采取案例分享的方式,形成了各工种技术工匠培养机制,使船企自办的技校成为培养工匠的“摇篮”。此举为其自身开展具体项目提供了人力保证。

造船业的持续健康发展离不开“工匠”的有力支撑,而“工匠”队伍的壮大离不开“新鲜血液”的及时补充。韩国造船企业自办的船舶学校对外招收船舶专业学生,教学采取实地授课的方式,为学员提供优厚的津贴与食宿条件,并择优录取到船厂工作,不仅及时充实了“工匠”队伍,也使招收到的人员符合船企生产实际需求。由于有了岗前的实践教学,这些“新鲜血液”很快融入到“工匠”队伍中,承担起造船生产任务的具体项目工作,进而形成了不同梯队的“工匠”队伍。

培育造船“工匠”,离不开“人人尊重技术,人人热爱技术”良好文化氛围的营造。韩国造船企业为一线技术工人搭建“技术竞进大会”舞台,并依据考试成绩授予技能工、技术师、匠人、匠人长等称号,同时制定职业技术教育培训制度。此举充分调动了基层一线技术工人钻研业务的积极性,最大限度盘活了人力资源,达到了“才尽其用”的目的。

造船业重拾“工匠精神”任重道远。韩国造船企业从工匠人才管理体系入手,注重于细微之处想办法的具体举措永不过时。我国船企应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借鉴韩国在培育“工匠”方面好的做法,从企业未来发展战略的角度出发,完善技能人才管理体系,为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核心产品提供人力保证。

参与评论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x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