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全球造船业陷入寒冬,中国造船业也面临着很大挑战。中国船舶工业行业协会数据显示,2016年,全国造船完工量为3532万载重吨,同比下降15.6%;承接新船订单量为2107万载重吨,同比下降32.6%;截至2016年12月底,手持船舶订单量为9961万载重吨,同比下降19%。出口船舶在全国造船完工量、新接订单量、手持订单量中所占比重分别为94.7%、77.2%和92.6%。今年大多数船厂或将面临无船可造的局面。

在如此严峻的形势下,造船企业面临着大洗牌,怎样在严酷 的市场环境下生存下来,是需要造船企业深思的问题。

细分市场谋转型

我国不少船厂都意识到了造船业的问题,有的提前转型,如浙江省宁波市新乐造船有限公司就根据细分市场,进行转型并取得了成效。早在2010年,新乐造船就以自有资金投资建造了国内第一艘具有知识产权的双相不锈钢内胆II类化学品船,吨位是19900。并为荷兰船东建造了一艘双向不锈钢化学品船,算上新乐造船,国内只有6家船厂能够制造该船型。这些高端的、细分市场的船舶,在国际上还是有需求的。

向高附加值船型发力

豪华邮轮是高技术船舶产品,作为高端装备制造的典型代表,它与大型液化天然气船(LNG)并称为“全球造船业皇冠上的明珠”,设计和建造的难度极大,体现着一个国家的综合科技水平和综合工业能力。突破豪华邮轮自主化设计和建造技术既是中国制造2025的发展方向和重点之一,也是我国船舶工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方向,中国船厂已经开始豪华邮轮设计、建造技术的探索,但还有较长的路要走。生产高附加值的豪华游轮是我国未来造船发展的方向之一。

船舶智能化

未来在船舶智能化将是船舶制造业的一个趋势,从造船业产业链上、中游来看,主要包括船舶的设计、制造与配套产业等,其中制造是核心。业内人士指出,船企应用智能化造船,要引进智能装备,充分利用智能化技术,提升船舶建造过程的标准化和信息化水平,改造传统造船工艺设备和工艺流程,提高生产自动化水平,在制造环节把各种资源的匹配做到最大化,可以使生产效率得以提高,缩短造船的周期,有利于造船企业降低成本,提高产品质量、可靠性、安全性,同时还比较经济。另外,船企可以市场为导向,满足不同客户的个性化定制需求,并可依据市场的敏捷反应,改进船舶设计。

参与评论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x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