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新常态促进美国就业?

  美国彭博社(Bloomberg)最近的一篇报道称,中国经济新常态看起来对美国的工人是件好事儿,而这最终对美联储主席詹尼特·耶伦(Janet Yellen)也是好消息。

  中国正在尽力使经济增长摆脱对出口和投资的依赖,转向消费驱动。这意味着美国工人所面临的国际竞争力将日趋温和,同时中国消费者对美国产品的需求也将上升。上述报道称,结果会是美国工作机会增加、薪资上涨,以及全球第一和第二大经济体之间的供需状况改变。

  耶鲁大学教授、前摩根斯坦利亚洲区董事长Stephen Roach接受彭博社采访时称,中国正在从制造大国向消费大国转变,这对美国而言是个巨大的机会。

  过去二十多年,中国出口的成长重创美国劳动力市场,也造成某些产业日渐式微。麻省理工学院教授David Autor 2014年发表的论文称,从1999到2011年间,美国因此丧失了240万个工作机会。

  彭博社引述美国官方数据表示,1999至2010年,美国来自中国的进口额平均每年成长15.2%,之后年增长率则下降至6.4%。虽然中国进口额的下降不会直接为美国劳工加薪,“但它能让他们不再面临减薪威胁。”David Autor说。

  李克强总理上周宣布将2015年GDP增长目标调整至7%左右,期望推动中国经济转型。而在过去30年,中国GDP平均增速高达10%。

  彭博社称,中国一个可能的新策略是,试着让人民币盯住美元,抗拒贬值支撑出口的诱惑。

  投资公司穆迪(Moody's Analytics)的首席经济学家Mark Zandi接受彭博社采访时称,如果中国经济硬着陆,美国也会深受影响,尽管这不太可能发生。

  但彭博社认为,中国经济转型很有可能会比较颠簸。

  “中国一直在说要降低对出口的依赖,但目前我还没看到。”美国制造业联盟主席Scott Paul对彭博社说,今年前2个月中国出口同比增长15%。

  中国出口的繁荣来自数以亿计的农民工,但现在中国已经开始面临老龄化的问题,劳动人口正在下降,人口红利逐渐消失。

  德意志证券首席经济学家Peter Hooper接受彭博社采访时说,2000至2010年,中国平均每年有1000万农民工从农村到城市工作,而未来农民工数量会明显减少。

  中国正在面临着“老龄化海啸”,而中国政府尚未完全接受这一事实,加利福尼亚大学教授王丰称。

  而对美国工人而言,一个明确的信号是制造业的工作机会增加。根据彭博社的报道,在2009年之前的10年期间正是来自中国的竞争力最激烈的时候,那时制造业职位总共减少了560万个。不过在2009年6月起至今,转为增加了60.4万个。

  报道称,有些中国公司已经在美国设厂,比如中国纺织商科尔集团前往加州南部兰彻斯特郡设厂,2月份起已经开始向中国出货。

  科尔美国子公司的业务与公关主管王可(音)对彭博社说,他们未来2个月将再增加65个职位,到2018年员工将达到500人。兰开斯特郡原为纺织重镇,曾因竞争加剧、经济衰退而受创。现在这里仍有许多技艺出色的工人,这也是吸引科尔集团来此设厂的原因之一。

  但也有专家指出美国工人面临着来自世界的竞争,包括中国。研究机构Conference Board经济学家Andrew Polk认为,中国工人竞争力下降,优先受惠的将是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墨西哥等中低收入、有着与中国相似的产业与成本结构的国家,而非美国。

  但Stephen Roach认为,美国企业,尤其是服务供应商将享受到福利,因为中国越来越看重增加消费来促进增长。他预计,中国对服务业需求将在未来10年间增长12万亿至14万亿美元,其中外资企业有4万亿至6万亿美元的市场。

  苹果公司就是最好的例子,上个季度因为销售iPhone 6和6 Plus,它在中国区的销售额增长了70%。

  Roach认为,中国正在转向比较平衡的经济体,它对进口有更大的需求。Mark Zandi持相同意见,他对彭博社说,中国的结构调整会是美国经济增长的一个机会,而不是阻碍。

参与评论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x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