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第十五届中国国际船艇及其技术设备展览会即将召开之际,上海船舶工业行业协会秘书长杨新发接受了《第一财经日报》记者的专访。在这位几乎见证了中国游艇展从无到有的全程经历的专家眼中,尽管中国游艇业在过去十余年间已经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是依旧需要更多的关注,需要更多的关心。

    游艇业基础已经日渐完善

    第一财经日报:去年国际金融危机显然对中国近些年发展迅猛的游艇业也带来了一定的冲击,如今的状况如何?

    杨新发:虽然不期而至的国际金融危机给近年来发展迅猛的中国游艇业带来了挑战:游艇出口受到影响,信息不明、订单锐减,已有订单被延期、压价和取消……但是,经过短暂的迷茫,中国船艇企业迅速调整了策略,积极应对。去年,在前两季度船艇出口金额同比大幅下降后,第三季度出口降幅明显减小,9月份出口额与上年同期相比还有所增长。同时,各级政府对游艇业的关注度在提高,游艇发展环境正在改善,国内市场亮点频现。综合来看,虽然发展战略仍不够明晰,但有一点毋庸置疑,中国游艇业迎来了发展的好时机,前景一片光明。

    日报:能简单介绍下中国国际游艇及其技术设备展览会这15年来,中国游艇业的发展情况吗?

    杨新发:15年前,当第一届中国国际船艇及其技术设备展览会在上海举办时,外国媒体记者在报道中说:“这个展览会在中国举办似乎早了几年,但它意味着一个全新的市场正在中国启动,现在是进入中国市场的最好时机。”的确,那时候,中国的普通百姓几乎不知游艇为何物,中国的富裕阶层对游艇也知之甚少,有些游艇企业甚至把自己为公园生产的两三米长的简陋的玻璃钢游船称为豪华游艇。然而,经过多年的发展,中国船艇年出口金额已超过2亿美元,有10多家企业能够建造欧美客户认可的真正意义上的豪华游艇,其中最昂贵的一艘豪华游艇造价超过3000万元人民币;全国已建成64家规模不等的游艇俱乐部,基础设施和相关配套政策正在完善,游艇品种也日益丰富。游艇正被越来越多的中产人士所认识,出现了一批“亲民性”产品和一些“亲民性”活动。

    日报:中国游艇业这十余年来发展十分迅猛,你认为这背后有哪些原因呢?

    杨新发:其实,这种巨变绝非偶然。改革开放后,我国经济突飞猛进发展,大众财富迅速增加,一些富裕起来的人士开始具备消费游艇的条件。同时,改革开放也让民众对游艇文化的认识逐步加深,对游艇的需求正在迅速增加。据有关部门统计,2005年,中国东部沿海发达城市人均GDP已超过3000美元,北京、广州、上海、杭州等大城市人均GDP为4000~6000美元,而国外的经验是,人均GDP超过4000美元时是游艇业发展最快时期。因此,单从人均GDP考量,中国已经具备迈进游艇时代的条件。

    同时,中国丰富的水域资源也为发展游艇娱乐业创造了良好的自然条件。在漫长的海岸线和众多的岛屿中,有不少原本荒芜的海滩和内陆水域岸线,海岛和港湾的边角,甚至被废弃的海岛和渔村,这些地方经过设计开发和整修改造,都可以成为水上休闲度假胜地。近两年,上海、浙江、厦门等地就推出亲水楼盘,把游艇码头作为配套设施,受到消费者的追捧,拉近了游艇与居民的距离。

参与评论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x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