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胜览图》(局部)出现多艘近岸远航的古代四大海船之一的沙船。

前不久,我和深圳大学海洋艺术中心主任张岩鑫策划了《“一带一路”中国古船古港图画展》,此画展的展品都是我们从海外搜集来的高精电子文献复制而成。这些作品大多是清代的,有的是外国人画的,有的是中国画工画的、流失海外的,看上去也还林林总总,但事实上,中国古代海洋绘画或海船绘画是严重缺失的,至少在清代以前是凤毛麟角。

中国古今艺术家们以中华传统帆船及航海历史事件为题的画作可谓凤毛麟角,尽管在宋代有开封的《清明上河图》,明代有南京的《南都繁会景物图卷》,清代也有苏州的《姑苏繁华图》等,但反映的都是江河场景,把海洋、船舶和历史人物联系在一起的作品仅有元代的王振鹏画的温州古港《江山胜览图》。此图中出现了多艘近岸远航的古代四大海船之一的沙船,还出现了海上祭祀活动的画面,我认为它也可勉强算作中国海港的“上河图”。

为什么古代中国极少出现海洋和海港绘画作品,而当代中国艺术界、出版界和媒体也都没有投入创作和大力倡导呢?这与千百年来中国人重陆轻海的传统文化有关,所以,中国的海洋文化与海洋绘画,不论是在古代,还是在当代,都是一个新鲜的课题。

中国传统帆船曾是活跃在海上丝绸之路的主力,为中外经济文化交往做出过重大贡献。在机动轮船诞生后,它已不再参与国际贸易,到20世纪六七十年代逐步从捕鱼、运输等经济领域退出,这是生产力和科学技术发展的正常现象。但在中国海面上,中华传统帆船作为海洋文化艺术、舟船历史遗产的象征和标志也消失了,却是令人遗憾的。

许多年前,我采访海洋文化专家郑明先生,他曾说过,中国船文化开始活跃,郑和下西洋600周年纪念活动和中国航海日组委会功不可没。2006年以征集航海日标志来引起公众关注,结果收到数以百计的设计稿件,最后选中了清华大学美术学院装潢系研究生张锦华的作品。航海日标志采用多重桅帆体现船舶航海历史与现代的融合,而水纹、如意纹则又寄托着开发海洋与美好和谐的内涵,蓝色寄寓着广阔的海洋国土。希望能有更多的人来关注、壮大祖国的海洋文化宝库,希望光辉而悠久的中华传统帆船及其艺术形象,在海内外友好交往中能更好地发挥作用。

参与评论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x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