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被誉为“诗的国度”,自古以来,文人们就有吟诗唱词的传统。字词翻阅这些诗词,我们可以发现舟船意象在诗人们的诗词中占有独特的地位。通过舟船或喻船漂泊,或寓离愁,或衬政治失意,或烘超然心境等,舟船、实成为反映诗人们智趣情感和为文化精神的一个重要载体。

诗海乘桴

隋炀帝开通大运河,率领庞大的龙舟船队三巡江都,船队规模宏大,数量达到上万艘,沿着 运河开进,前后相继,浩浩荡荡,好不壮观!对隋炀帝大兴土木,开挖运河,打造龙舟等事情,历来文人多有议论。

汴河值进船

李敬芳

汴河通淮利最多,生人为害亦相和。

东南四十三州地,取尽膏脂是次河。

汴河就是京杭大运河的通济河,隋炀帝开发大运河,对促进大运河沿线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起了重大的作用。诗人对隋炀帝的功绩做出了客观的评价,但重心落在后面,隋炀帝为了去江都巡游,不计民生困苦,骄奢淫逸,奢侈挥霍,耗尽了大量财力,给人民带来深重灾难的现实。

隋官

李商隐

乘兴南游不戒严,九重谁省谏书函?

春风举国裁官锦,半作障泥半作帆。

隋炀帝开挖大运河,具有重大的历史功绩,但其主观目的却是为了个人享乐,故而人们对他多有怨恨。开头两句点出他南游的一意孤行,刚愎昏庸。三四句借制锦帆点化耗尽民力之罪,揭露其穷奢极欲,挥霍无度。言简意赅,贬刺颇深。诗人选择“裁宫锦”这一极有特征的典型事件,有力地揭示了隋炀帝“乘兴南游”所耗费的大量人力物力,以及给人民带来的无穷灾难。

汴河怀古

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

若无水殿龙舟事,共禹论功不较多?

诗人在此一反以往人们对隋炀帝的评价,认为隋朝灭亡在于开通了大运河,而是对隋炀帝做出了更加客观的评价,肯定了其历史功绩。但诗人对于隋炀帝不计民生疾苦、大兴土木之举极力否定,但诗人表达的中心却在“若无水殿龙舟事”一句,这是对隋炀帝的功绩的彻底褫夺,对隋炀帝的批判也就更加严正,斥责更加强烈。

(根据《中国民俗文化丛书·船》一书整理而成

参与评论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x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