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穆勒-马士基今日宣布,任命现任首席转型官丁泽娟女士(Silvia Ding)为大中华区新任总裁,该任命将于2024年1月1日起生效。

届时丁泽娟女士将接替吴冰青女士担任该职位。吴冰青女士自2019年起出任马士基大中华区总裁,马士基表示将在近期宣布其新职位。

image.png

丁泽娟

丁泽娟女士于1999年加入马士基,2010 年成为马士基菲律宾公司总经理之前,曾在中国担任过多个管理职位。随后,她担任马士基航运公司北亚地区区域首席财务官(2011 - 2014 年)、马士基航运公司华南地区总经理(2015 - 2016 年)、马士基航运公司大中华区副总裁兼总经理(2016 - 2017 年)以及马士基航运公司丹麦哥本哈根海运产品全球负责人(2017 - 2021 年)。

在调任马士基总部前,她曾是马士基航运大中华区的首位女性总裁。

image.png

自1924年3月第一艘马士基航运公司的船舶挂靠上海以来,A.P. 穆勒-马士基服务中国对外贸易近百年。如今,公司在华拥有80个办事机构和超过1.7万名员工,业务范围从班轮运输扩展到物流、码头、采购、仓储配送等多个领域。在马士基全球海运网络中,每三个出口集装箱中就有一个经由中国出口,每六个集装箱中就有一个进口至中国。

马士基亚太区总裁白迪勒表示:“A.P.穆勒-马士基正基于公司战略迅速转型。虽然目前我们已取得了很大进展,但转型尚未完成。即使在当前的市场环境下,我们仍能看到为客户提供端到端物流解决方案有重大的发展机会。中国一直是公司最大的市场,丁泽娟女士在马士基大中华区曾任职超过15年,并曾经领导马士基全球海运产品和网络团队4年多时间。作为公司首席转型官,丁泽娟女士非常了解并参与设计公司综合航运物流战略,她对大中华区市场和中国客户在全球贸易中的潜力充满热情。在大中华区这样一个对我们至关重要的市场中,我认为她是把公司战略付诸实施非常合适的领导者。”

image.png

2016年,马士基航运整合亚太业务区域,成立了包括中国内地、香港和台湾在内的大中华区,总部设于上海,43岁的丁泽娟出任总裁。这使她不仅成为了这家全球海运领航者从中国本土培养起来的职位最高的职员,也成为了亚洲范围内航运业里最有权势的女人。

但此时履新的丁泽娟却面临着入行17年来最严峻的考验——全球航运市场需求持续疲软,运价创历史新低,马士基航运2015年盈利从2014年的23亿美元跌至13亿美元,而中国经济增速放缓、进出口下滑等因素都影响着其全球业务版图中重要的中国市场。

前景黯淡而后有追兵,丁泽娟表现却颇为淡定:“对马士基来说,中国还是最重要的业务区域之一,面对经济低增长的形势,我们主要是调整运力部署,我们对这个市场的长期重要性的看法没有动摇,更会审时度势,与中国一起谋变。”

丁泽娟作为一名在广东潮州农村出生的女孩,她不会等待命运施与恩宠,而是习惯坚持和争取。

“小学班里桌椅不够,我站着上了课差不多一个学期以后,从家里搬凳子去上学。放学了也是不做作业的,不是不用做,而是没时间,因为要干活。”丁泽娟回忆起童年求学境遇并未自怜,“我们70年代出生的人是非常幸运的,因为经历了两个时代的巨大变化和由此带来的机会和挑战,从那些极其贫乏的物质条件里面学到怎么去争取想要的东西,学会坚韧努力。”

上世纪90年代初,中国社会经济发展迅速。作为改革开放重要的试验田,广东成为外贸发展最活跃的地区。此时,丁泽娟也迎来了她个人认为最重要的学习成长期——她上大学了,并顺势选择了英语专业。

1999年,丁泽娟加入马士基航运华南区。国际化的航运业进一步打开了她的视野。从一个英美文学学士转型成为一个航运人没有预想中的难以适应——马士基开放多元的平台让她迅速找到了兴趣点。

“公司氛围开放坦率,不需要转变个人价值观和信念,你要做的是提升技能。这对我这样有点理想主义的人来说是个非常好的平台。而航运让我最着迷的是它包罗万象。”她解释说。

累积职场经验之余,2012年,已调入马士基北亚区香港办公室任职的丁泽娟继续求学深造,攻读香港科技大学与美国西北大学凯洛格商学院合作的EMBA。

“读EMBA最大的收获一是让我跳出马士基的框架,用外界智慧来审视公司的管理和运作,二是建立起了基于知识成长和共同爱好的朋友圈,三是加深了对不同文化的理解。”她说。

丁泽娟所在的行业和企业都堪称国际化的代表。但在航运这个目前还是男性主导的行业里,随着她的事业不断上升,一个女强人的标签难以回避。如今成为业内为数不多的中国女高管,在国际场合中,她又或多或少被视为一张中国面孔。

“前些年我参加一些业界峰会或论坛,经常会成为很多唯一。唯一的中国人、唯一的亚洲人、或者唯一的女性。对此,我没有特别敏感,别人对你的看法可能是桎梏,为什么要主动把自己圈进去呢?”她说得坦然。“即便你是这个群体的少数派,也必须拿成绩来说话。”

与对性别标签的不以为然相反,丁泽娟认为一个人的国家认同十分重要。在过去20多年跟外国人打交道的经历中,她发现很多人对中国的认识还停留在改革开放之初的印象。

“这不怪他们,因为很多国家过去20多年变化很少,他们无法想象中国这段时间发生了什么。中国已不是他们脑海里的中国了。”丁泽娟说。

“对所谓偏见或成见我不抗拒,也不刻意反驳,但我会告诉他们中国政治制度和一些他们难以理解的中国人做法的历史原因,应该怎么去解读。开放的讨论和交流更重要。”

丁泽娟用她独特的方式向世界介绍中国。在香港工作时,常有来自欧洲一些商学院的学生到马士基学习,丁泽娟则会安排他们参观内地的港口。

“在我们行业里,港口是外界认识一个国家的第一个窗口。很多学生到了深圳盐田港,他们都对那种规模和效率深深赞叹。我还会建议他们去看华南地区的工厂,根本不是他们想象的所谓的"血汗工厂"。”她说。

“无论对中国,还是对我自己来说,当下最重要的是做好自己,用事实说话。”她说。

参与评论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x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