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png

满载液化石油气的首艘外贸船靠泊在泉州肖厝港区鲤鱼尾码头4号泊位上作业(摄影:许睿淼)

这个5万吨级公用液化烃类专用泊位启用,预计每年新增外贸吞吐量250万吨,将为泉州提供液化石油气等液化烃类商品进出口、公共仓储服务,助力福建石化产业高质量发展。

近年来,泉港、泉惠两大千亿石化园区积极向炼化一体化转型,对液化石油气(国际贸易通称LPG)需求量加大。但LPG主要是由丙烷(C3H8)、丁烷(C4H10)组成的,具有易燃、易爆、腐蚀及窒息性等特点,需加压并在零下40℃低温下保持液化方可运输,货物装卸作业难度大、仓储条件要求高,导致进口渠道有限,无法稳定供应,成为产业发展瓶颈,企业对早日建成公用液化烃类专用泊位需求十分迫切。

为更好服务海西石化产业集群发展,泉州海关深入开展“智关强国”行动,专门成立专项攻关小组,全程指导码头经营方对照《国家口岸查验基础设施建设标准》完善码头基础建设,口岸查验场地、业务技术用房及口岸核心能力建设相关配套设施的规范建设。同时,指导业主单位建立、完善公共卫生管理制度,构建安全生产相关制度体系和制定应急预案,强化口岸核心能力建设,推动该泊位一次性通过省级验收,并及时设立审批为福建省内首个公用进出口液化烃类商品的海关监管作业场所。

“这个专用泊位,可供5万吨级液化烃类货轮靠泊作业,码头后方还建有共9个共17.4万立方米的丙烷、丁烷、丙烯等球罐,预计每年可新增250万吨的码头吞吐能力,为液化烃产品进出口提供全链条的综合保障”。中燃湄洲湾能源有限公司总经理卢贤跑表示,“首艘外贸船舶靠泊非常顺利,通关便捷高效,已经收到了多家化工厂的合作意向,对下一步常态化运营信心十足!”

“对开放后首艘外贸船舶靠泊,泉州海关针对进口商品特点,开展多次桌面推演,制定专门监管作业方案,并持续推进‘提前申报’‘船边直提’ ‘快检快放’等通关便利化改革,优化口岸营商环境,全力保障口岸安全畅通、货物有序通关,助力泉州口岸高水平开放、外贸高质量发展。”泉州海关驻泉港办事处副主任庄彬聪表示。

参与评论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x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