舱底水系统【百科】

定义

1、将舱底水排出舷外的系统。

2、将舱底积水和意外进水排除的系统,由泵、附件及管路等组成。

3、将舰船货舱和机炉舱等的舱底水或双层底内的积水和渗进水排出舷外的管路系统。

概述

船舶在运输过程中,由于外板渗漏,舱口盖不够水密,管路渗漏,尾轴套筒和舵杆套筒填料箱的渗漏以及温差引起的湿气冷凝,都会在舱底形成积水,俗称舱底水。 舱底水的来源有机械设备的泄水、管路漏泄、冲洗用水经船壳不严密处的渗水、舱口流入的雨水以及船舶破损、消防等积水。在正常情况下,一般以机舱舱底水为最多。舱底水不仅腐蚀船体,而且造成货损,影响操作,严重时影响船舶的稳性和航行安全,所以要及时地排出。此外,当发生海损事故时,船体破损而大量进水,舱底水系统可担负排水的任务。

舱底水必须得到及时的排除,否则会使货物受潮变质,使船体结构锈蚀,甚至会危及船舶的安全。排除的方法是在各舱舱底设置集水井,使污水沿污水沟流至集水井内聚集,在集水井处装上吸水过滤器,并与吸水管路相通,当舱底水泵开动时,通过吸水管将舱底水抽出并排至船外。

舱底水系统不但起着排除日常舱底水的作用,当船体因海损破舱进水时,还担负着紧急排除进水的任务。因此,舱底水系统除包括:舱底泵、舱底水总管、支管、吸口滤器、分配阀箱、泥箱、污水分油器等设备外,还应备有应急的排水接管,以便在机舱浸水紧急情况下,通过应急排水支管由主循环水泵或主海水冷却泵排水。

舱底水系统的任务是将船舶各舱内积水(包括机舱、炉舱、货舱、水线下的起居舱室、隔离舱、空舱等)及时排出舷外,以保证安全航行,并确保机电设备正常工作以及货物完好无损。

舱底水系统的常用设备有舱底水泵、吸入口、污水井、连接分配阀箱、污水分离器、管路及其附件。

舱底水系统的设计必须遵循《钢质海船入级与建造规范》的有关规定,同时还必须遵守国家环境保护的有关法规。

舱底水系统的作用与组成

在船舶正常营运中,由于机舱设备的泄水、各种管路的泄漏、冲洗水、船体接缝不严密处的渗漏、从舱口流入的雨水和水线附近甲板或舱室的疏水泄放等均聚集于舱底,形成舱底水。通常机舱舱底水最多。

舱底积水对船体有腐蚀作用,货舱积水会浸湿货物造成货损,机舱舱底积水会使机电设备受潮或浸水损坏,影响机器正常运转,并给管理工作带来困难。当舱底水积存过多时,将会严重地影响船舶稳性和危及航行安全。

舱底水系统的作用是及时将机炉舱和货舱的舱底积水排至舷外。当船舶破损时,舱底水系统还可用于排出船舱进水。

舱底水系统主要由舱底水泵、舱底水管、舱底水吸口、阀件及有关附件组成。

对舱底水系统的主要要求

1、所有机动船舶均应设置舱底水系统,并能有效地排除任何水密舱中的积水。

2、为防止各舱底水互相连通,管路中的分配阀箱、舱底水管和直通舱底水支管上的阀门均应为截止止回阀,以保证舱底水系统管路中的水流为单向流动,即只出不进。

3、舱底水吸口的数量和布置应符合“规范”的要求,此外,为了在机舱破损时能应急排水,在主机机舱还应设置一个应急舱底水吸口,该吸口一般应通向一台主海水冷却泵并装设截止止回阀,阀杆应适当加长,以使手轮高出花铁板至少460mm。

4、为能吸干舱底积水,各吸入管的吸入口皆应布置在每个舱底的最低处。

5、舱底水泵的数量:货船至少应配备两台动力泵,当船长等于或小于91.5m,其中一台可由主机带动。每一台动力舱底水泵应能通过所需的舱底水总管用不小于2m3/s的速度抽水。

6、舱底水泵与压载水泵、消防水泵、通用泵、冷却系统中的主海水泵之间可相互接通,但管系的布置应保证各泵能同时工作而不互相妨碍。

7、舱底水系统应按国际海事组织规定,设置符合排放标准的舱底水处理装置。

此外,对于不同用途的船,如客船、油船、冷藏船等的舱底水系统各有相应的附加要求。

舭水沟和污水井、滤网箱和泥箱

1、舭水沟和污水井

舭水沟和污水井都用于聚集舱底污水。舭水沟位于船舶舭部,由下倾式内底边板和舭列饭围成,要求每一舷舭水沟内设置一只吸入口。污水井位于每个舱的最低处,当双层底内底板向两舷水平铺设不形成舭水沟时,在每舷设一个污水井和一只吸入口;当双层底内底板向两舷升高时,要求在中纵剖而处设置一只吸入口。污水井容积应不小于0.15m3,有的船设有较大型的污水井。

2、滤网箱和泥箱

在每个吸入口处都装有过滤网箱,俗称“黄蜂窝”。过滤网箱上钻有直径不大于10mm的小孔,滤孔的总面积应不小于吸水管口截面积的200%,滤网箱应便于拆装和清理。

在机舱、炉舱、轴隧等处舱底水支管和总管上设有泥箱,用于过滤沉淀污物、泥沙,以免污泥被吸入泵中。

舱底水系统的管理

1、按要求排放含油舱底水。经轮机长和值班驾驶员同意方可排放,并填写“油类记录簿”。

2、注意检查舱底水系统各种设备的工作情况,如舱底水泵的吸排压力是否正常,排出压力过高则说明操作有误或排出管堵塞。吸水管堵塞和进气是最常见的故障,前者使泵的真空度增加,后者使泵的真空度建立不起来,均造成吸排水困难,甚至不能排水。

3、定期检查污水井水位,并及时将污水排入污水舱。定期测量污水舱水位,视情况用油水分离器处理污水舱的污水,并作记录。定期检查机舱污水井报警装置。

4、定期清洗各污水井和舱底水泵吸入口处的滤器、泥箱,疏通污水沟与污水井,切勿乱丢棉纱、破布和塑料制品等,以免造成堵塞。

5、排放舱底水时应分区域排放,不宜同时打开全部舱底水的吸口,以免造成泄漏使排放速度降低。

6、定期检查机舱应急舱底水吸口,加强维护管理,确保排水的有效性。

舱底水系统布置要求

1、尽量增加舱底水系统的活力,一般可使该系统与压载水及消防系统互相连接,并可互相代用,但应保证能单独使用,这样,既可以集中管理,又能各舱单独排水;

2、为了尽可能地将舱底水排干,要求将各吸入口均布置在舱室的最低处;

3、排水管内的水只允许单向流动,防止舷外水或各支管的舱底水倒流或互流;

4、机舱内应设有舱底水应急吸入口,并能与主机冷却水泵或其他排量大的泵相连;

5、舱底水泵负有紧急排水的任务,故总排量要求较大,但压头一般不需要太高,只要能将水排出舷外即可,同时应有一定的干吸能力;

6、为了便于了解舱内积水情况,在舱底水管吸入口附近要有测量管,从舱内垂直通至满载水线以上的甲板;

7、舱底水的排出管,必须设有防水污染设施,舷侧排水孔应装设防浪阀。

舱底水管系布置的一般要求

舱底水管系及附件的布置,应能保证任何舱室或其他水密空间的积水均能有效地排出。

根据《规范》要求,排水管系的布置应满足当船舶正浮或横倾不超过5o时任何舱室或水密区域内的积水均能通过至少一个吸入口予以排出。为此除在短而狭的舱室内设置一个吸入口即可有效地排水以外,其余舱室一般均应在两舷设置吸入口。因此,舱底水吸入口应布置于各舱最低处。

①货舱的舱底水吸入口的设置应符合表2.5中的规定。

②舱底水吸入口应设有滤网,滤网孔径应不大于10mm,滤孔的总面积应不小于吸水管面积的三倍。

③机舱还应设一只应急舱底水吸入口。该吸入口一般应与一台主冷却水泵或与排量最大的泵的进口相连,并装设截止止回阀,阀杆 应适当延伸以使手轮在花钢板以上至少460mm的高度上。

④为保证安全,整个系统应能防止舷外的水通过系统管路流入舱内。且须保证各舱的舱底水能单独排出,互不影响。为此,舱底水 吸入口及舱底水阀箱均应采用止回式。在管系连接上,应保证当其他泵在检修时,至少有一台舱底泵能继续工作。同时,还应保证舱底泵与消防泵能同时工作。

⑤舱底水管不应通过油舱和水舱。为此一般油船的首部舱室的舱底水由单独设置的喷射器抽出。

⑥油船的机、炉舱的舱底水泵,只用于排除机、炉舱的舱底水,不得与其他舱的舱底管系连通。

总之,舱底水管系的管径、泵的排量、吸入口数量和位置均应满足《规范》的要求。

舱底水管系设计实例

大型船舶舱底水系统原理图

图为大型船舶舱底水系统原理图。大型船舶由于舱数较多和容积较大,故应单独设置舱底水系统。该船需要抽吸舱底水的舱室有机舱、货舱、隔离空舱、管隧、轴隧、舵机舱及锚链舱等。为了抽除上述舱室内的舱底水,在机舱里设置了三台舱底水泵,其中一台为电动离心式舱底水泵,另一台为电动往复式舱底水泵,还有一台为喷射式舱底水泵。为提高舱底水系统的安全性和可靠性,舱底水管系还和总用泵相连接,需要时可用总用水泵抽除舱底水。

机舱前部货舱和管隧内的舱底水均通过舱底水支管、吸入口接到阀箱5上。机舱后部货舱的舱底水通过支管、吸入口接到阀箱10上。机舱后部和轴隧内及隔离空舱内的舱底水经吸入口、支管与阀箱6连接。阀箱6与阀箱10接通。阀箱7是汇总吸入阀箱。它用总管与阀箱5、6、8和各舱底水泵连接起来。

机舱应急舱底水的吸入口与总用泵接通,当发生海损事故或火灾事故时,可及时排除舱底水。

锚链舱和舵机舱中的舱底水利用该舱的舱底水管路和设置的手摇泵排至舷外。

参与评论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x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