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独木舟和桴筏演变为木板船甚或是木帆船,诸如划桨、撑篙、牵引、驶帆等操船技术越来越复杂,靠一个人或几个人分饰多角的原始操作方式越来越困难,每项技术都需要有专人负责,于是,船员角色逐渐固化。此外,在航海实践中,有关天文、水文和气象等与航海密切相关的经验和知识也在逐步累积和提高,相对于原始社会,船员的整体素质得到了极大增强。从夏、商、西周时期始频频进行的大规模远航活动,可以显示出船员分工和职务形成的端睨。

春秋战国时期船员职务的形成

据《太平御览》载,春秋时期吴国的战船有“三翼”,其“大翼一艘广一丈六尺,长十二丈”,可“容战士二十六人,棹五十人,舳舻三人,操长钩矛斧者各四人,吏、仆、射、长各一人,凡九十一人”。

春秋大翼战船

“大翼”战船应该是这样的在水上行进的:船首船尾3人负责指挥,以控制航向和航速;50个桨手分列船侧奋力划桨,为战船提供推进力;首、尾、两侧各一人持长钩、矛、斧等,根据需要在两船距离过近或过远时用钩、推等手段进行控制。在复杂的水文状况下,还要经受激烈的水战,这几十人必须协调一致才能使如此大型船舶的正常行进,这对操驾驶者的技术要求很高。

    

驾船作战图

河南省汲县山彪镇出土的战国水陆攻战纹铜鉴,形象地描绘了当时驾船作战的情景。从图中可以看出,战船是桨船,分上下两层,上层为战士,下层为桨手。

参与评论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x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