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邹本波
邹本波船长,1988年7月毕业于大连海运学校,现为北海救助局高级船长。从事海上救助事业30多年,他“舍小家 顾大家”,带着对救助事业的无限忠诚,用实际行动生动诠释了“把生的希望送给别人,把死的危险留给自己”的救捞精神。先后执行海上救助抢险任务60余次,成功救助遇险人员400余人,使30余艘船舶转危为安;圆满完成大连新港附近海域污染清理、我国航天员首次海上适应性训练、上海合作组织青岛峰会、长征十一号火箭海上发射等一系列急难险重专项保障任务。他言传身教,带出了一支“冲得上去、救得下来”的优秀团队,并为促进海上救助技术的研发做出了积极贡献。邹本波船长先后被评为“山东省先进工作者”、“优秀共产党员”、“救捞功臣”、“救捞勇士”、“救捞标兵”等,并多次作为北海救助局优秀代表参加了对外宣讲活动。 2019年5至6月,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中,邹本波带领“北海救118”轮投身国家航天战略一线中,圆满完成“长征十一号”运载火箭海上发射平台的起抛锚、拖带、精准就位等试验和实战任务,保障了“一箭七星”的首次海上发射。火箭海上发射,在我国尚属首次。由于海面上环境处于动态变化,火箭发射难度较高,之前只有美国、俄罗斯掌握海上发射技术。经过多年科研攻关,我国逐步破解了火箭海上发射核心难题,掌握了发射全套技术并制定火箭海上试射计划。能力过硬,保障作业万无一失。邹本波充分认识到,发射各阶段时间节点控制到秒,因此他加强沟通,详细了解了作业要求及流程,同时有针对性地对船员开展了起抛锚作业、大风浪人员转移、应急拖带等项目培训。在不断的学习和实践中,邹本波带领团队成功掌握了驳船初就位、精就位、定位锚拉力试验和发射场风、流水文监测等有效数据。反应迅速,关键时刻发挥关键作用。火箭发射当天,紧急情况还是无法避免地出现了,预留给邹本波团队为平台起抛锚的时间大幅缩短!“特别是受入海气旋影响,起锚时间仅有2小时,压缩了近一半。”邹本波说。“快速接近锚浮漂,2分钟内一次打捞成功,控制船位,保证平台收锚速度……”在全船的密切配合和快速准确的船舶操纵下,每口锚的起锚时间都成功控制在半小时内。保障到位,安全转移落实到位。“作为穿梭船,我们需要多次靠离‘北海救101’轮和发射平台,转移近200人次,有时一次就要转移 50多人。”邹本波说,在发射准备阶段,邹本波带领“北海救118”轮一度经历了视程仅10米、横风6到7级、横流2节的海况,控船难度比较大。为了让大家安全转移,邹本波不放过一个细节,一方面优化调整两船间靠泊相对位置,一方面确保各项安全防护措施、安全员落实到位。邹本波同志以海上救助为使命,以忘我无私的奉献精神默默为海上救助事业的发展添砖加瓦,以精湛的技艺、过硬的作风、优秀的业绩播散着党和政府的海上德政工程,向社会各界及国际社会展示了海上专业救助队伍的实力,为助力“一带一路”和海洋强国、交通强国战略贡献了自己应有的力量。